马蹄声由远及近,萧景琰浑身湿透地出现在车旁:&0t;禀陛下,漕帮六位舵主已伏诛,余众投降。但&0t;他压低声音,&0t;邙山私兵比预计多出三百人。&0t;
沈知白眉头都没皱一下:&0t;无妨,杜衡的算盘可还够用?&0t;
萧景琰咧嘴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把铜算珠:&0t;杜大人说,按《九章算术》中的&039;衰分术&039;,这些足够应付。&0t;
徐延年听得云里雾里,直到随驾来到邙山脚下的临时军帐,才明白那算珠的用途——杜衡正带着二十余名铁算卫,将铜算珠串在细绳上,做成简易的沙盘推演模型。
&0t;徐兄来得正好!&0t;杜衡抬头,眼下挂着两轮青黑,&0t;快帮我算算,八百私兵分三路来袭,每路间隔半刻钟,该在何处设伏?&0t;
徐延年接过算板,雨水打在木板上晕开了墨迹。他迅画出邙山地形,标出三条山道:&0t;按&039;衰分术&039;计算,中路当在鹰嘴崖设伏,左路在青泥坂,右路&0t;他的炭笔突然停住,&0t;右路为何要走断龙涧?哪里是死路啊。&0t;
杜衡与萧景琰交换了个眼神。萧景琰解下腰间佩刀,刀鞘上缠着朱绳:&0t;因为断龙涧里藏着崔家的秘密。&0t;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梆子声。一个斥候冲进来:&0t;报!叛军距此不到三里!&0t;
沈知白起身,玄色大氅上的金线龙纹在烛光下熠熠生辉:&0t;按计划行事。徐卿随朕去会会崔衍。&0t;
---
断龙涧前,徐延年终于明白了那个&0t;秘密&0t;是什么——二十艘失踪的漕帮黑船,正静静停泊在山涧内的暗河中,船身吃水线依然深得反常。
&0t;盐铁密码中的&039;三点一弧&039;&0t;徐延年喃喃自语。雨水顺着他的幞头滴在密码本上,陶片上的符号越清晰。
沈知白站在崖边,狂风吹起她的衣袍:&0t;崔衍好大的手笔。私盐、漕船、八千石粮,再加上八百私兵。&0t;她冷笑一声,&0t;这是要再造一个王畿啊。&0t;
山下突然杀声震天。羽林军与叛军交战了。徐延年看见杜衡站在高处,手中令旗按照某种奇特的节奏挥舞——那节奏竟与算盘珠响的韵律一模一样。
&0t;陛下!&0t;老河工突然从雨中冒出来,手里捧着一只湿漉漉的布袋,&0t;小老儿在船上找到这个!&0t;
徐延年接过布袋,里面是几十枚竹签,每枚都刻着奇怪的符号。他迅对照密码本:&0t;三点一弧加两横一竖这是私盐交易记录!&0t;他翻到最后一枚,&0t;还有终南山的标记!&0t;
沈知白瞳孔骤缩。她抓起那枚竹签对着火光细看,签尾确实刻着个小小的八卦图案。
&0t;报——&0t;萧景琰飞马而来,&0t;崔衍带着百余亲卫往涧口逃了!&0t;
女帝将竹签攥在掌心:&0t;追!要活的!&0t;
---
断龙涧内,崔衍的金鱼袋卡在石缝中,狼狈不堪。徐延年带人围上去时,这位礼部尚书正试图用青铜钥匙撬开一艘黑船的舱门。
&0t;崔公何必如此?&0t;徐延年高声喊道,&0t;陛下已承诺,只要交出同党名单,可保崔氏血脉不绝!&0t;
崔衍狂笑,雨水顺着他的白流进嘴里:&0t;黄口小儿!你以为这就完了?&0t;他突然举起钥匙,&0t;这艘船里装的,足够让整个大唐震动!&0t;
萧景琰张弓搭箭,却被沈知白拦住。女帝缓步上前,玄色靴子踏在泥水中:&0t;崔衍,你可知这钥匙的来历?&0t;
崔衍一愣。沈知白继续道:&0t;开元二十三年,洛阳仓曹监造七把青铜钥匙,分存七大粮仓。&0t;她从袖中取出另一把几乎一模一样的钥匙,&0t;你手上这把是赝品。&0t;
崔衍面如死灰。沈知白的声音如寒冰:&0t;真钥匙一直在先帝手中,临终前交给了朕。&0t;她突然提高声调,&0t;而你手上这把,是去年终南山道观打造的,对不对?&0t;
一道闪电劈下,照亮了崔衍惨白的脸。徐延年猛然想起那枚八卦竹签——终南山道观,正是女帝出家修行之地!
&0t;不可能&0t;崔衍踉跄后退,&0t;你怎么会知道&0t;
沈知白挥手,羽林军一拥而上。当崔衍被按倒在泥水中时,那艘黑船的舱门突然从内部打开,十几个面黄肌瘦的民夫爬出来,每人怀里都抱着个陶罐。
&0t;陛下饶命!&0t;为的民夫跪地哭喊,&0t;小的们只是被雇来搬货,不知道罐里装的是&0t;
徐延年上前掀开一个陶罐,白花花的盐粒下,露出几卷竹简。他抽出一卷展开,竟是神龙年间的盐铁使密档!
&0t;原来如此。&0t;沈知白冷笑,&0t;崔公不光贩私盐,还倒卖朝廷机密。&0t;她转向徐延年,&0t;徐卿,按《唐律》,这该当何罪?&0t;
徐延年深吸一口气:&0t;私贩官盐,斩立决;窃取密档,诛三族。&0t;
崔衍突然挣扎着狂笑:&0t;沈知白!你以为赢定了?终南山上的那位,早就&0t;
一支弩箭突然从暗处射来,正中崔衍咽喉。萧景琰暴喝一声&0t;有刺客&0t;,羽林军迅围成保护圈。徐延年扑向弩箭来处,只看到一片晃动的芦苇。
---
邙山之战在天明时分结束。雨停了,朝阳照在堆积如山的缴获物资上——八千石粮,五万斤盐,还有二十船足以撼动朝堂的密档。
沈知白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脚下跪着三百余名俘虏。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围观这场前所未有的&0t;盐粮大审&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