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寒门宰相无防盗 > 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众望所归大更(第6页)

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众望所归大更(第6页)

章越点点头,司马光的路数很明显,先广开言路制造舆论,然后再改易台谏,换上自己一方的官员,最后更易人事,更张新法。

蔡确,章惇争锋相对,之前出台了‘六事防之’的策略,总之只要你说得不对,就要受罚。又出手惩治了上疏言事的宋彭年,王谔两位官员,说他们越职言事。

算是防住了司马光广开言路的一招。

但现在蔡确出外任山陵使,章惇在朝中独木难支,司马光吕公着直接绕开章惇又推荐了二十一名官员出任朝廷要职。

章惇虽极力反对,但也只是将火力最强的范祖禹和范纯仁调离言官的岗位。

现在言官换上自己人了,你蔡确,章惇总不能说他们越职言事了吧。

程颐道:“魏公,我看过不少充斥台谏的官员,都是这些年身遭委屈,被新党排斥的官员。出任后难免发积年之怨气。”

程颢道:“现在司马光在明,吕公着在暗,都主张以言官更新政治。”

章越听了心道,司马光也罢了,吕公着自己一贯以为,这么多年了应该已是云淡风轻,不敢轻举妄动。

但对于争夺台谏时,他也是跳了出来,暴露了他的政治野心。

果然身居高位的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啊。

司马光,吕公着都打破了宰相不可推荐台谏官员的旧例。这属于知法犯法。当然你要说王安石,章越也这么干过,那我也没话讲了。

“太后还拿吕晦书的札子给司马君实看过,司马君实所言吕晦叔所见与他不谋而合。”

程颢道:“不过旧党之中也并非都附和司马君实之见,之前范尧夫(范纯仁)进京,便与司马君实争免役法,司马光不肯,范尧夫对左右言又是一个王介甫。”

“当然我们兄弟也以为司马君实执政实乃大荒谬,一旦言官就位,更张大局,悔之晚矣。还望魏公速速出山,主持大局!”

程颐道:“我与兄长所见相同,虽我并不赞同魏公主张,但断然不可坐视司马君实废罢新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番司马君实和吕晦叔所荐的朱光庭和贾易都是我的学生,他们可以随时助魏公一臂之力。”

章越听了暗笑,自己还未上位,元佑三党中的洛党和蜀党已是站在自己一边,单单一个朔党怎么掀得起浪。

……

司马光府邸内灯火通明,新晋御史们齐聚一堂。刘挚、刘安世、梁焘、范祖禹、郭林、王岩叟等司马光一手提拔的官员正在热烈讨论朝政。

他们都是新晋提拔的,正热火朝天地谈论着国家大事,正为马上要进行这一场拨乱反正,更化朝政,格外兴奋。

王岩叟率先愤然道:“之前章惇居然在御前质问陛下御批言官之事,曲折再三,言语轻狂。外廷传闻天下周知,天下所共愤也。”

刘安世道:“不错,差除谏官出自三省,章惇身为枢密使却不遵职守,越职狂言,当罢黜之。”

“剥麻,必须剥麻。”

“还有蔡确,一并剥麻!”

众人异口同声。这些官员对司马光怀有近乎信仰般的忠诚,眼见他在御前受辱,无不义愤填膺。

刘挚与王岩叟当即商议起草弹劾奏疏,旋即又罗列多人。

唯独郭林静坐一旁,沉默不语。

范祖禹拉郭林走出房间言语道:“郭兄,你是新任谏官,要所论何事?”

郭林道:“章子厚之言虽是狂妄,但也不是没有根据。”

范祖禹对郭林道:“这话你以往可以这么说,但在这里却不可这么说了。”

郭林道:“我也知道,我这性子不适合为官。我这么多年深受司马公大恩,但今日却不知道如何回报他。”

范祖禹看着郭林此状也是摇头道:“你不弹劾章惇他们也寻个其他人吧。”

“你本就与章度之亲厚,否则会被认为是奸邪同党的。”

郭林道:“同我则为君子,异我则为邪党,喜同恶异,泯然成俗,一旦如此,党争会败坏了整个国家的风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