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有事先走开一会儿。。。"阿毛压低声音,"她给了我们这个。。。"
陆沉舟接过纸条,快速扫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全仓做多?在这种时候?"
胖子紧张地点头:"昭姐还说。。。还说财政部今天会提高贴补率。。。"
陆沉舟的手猛地攥紧,纸条在他掌心皱成一团。肋下的旧伤突然刺痛起来,那是前世倾家荡产时留下的印记。金融市场的残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次错误的判断,就可能万劫不复。
"陆哥。。。"瘦子小心翼翼地问,"咱们。。。真的要按照昭姐说的做吗?"
陆沉舟没有立即回答。他抬头看向电子屏,327合约价格已经跌至145。2,距离沈昭指定的建仓点位只有一步之遥。大厅里的恐慌情绪几乎实质化,有人开始抛售手中头寸,更多人则在观望,等待更低的入场点。
"做。"陆沉舟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按她说的做。"
阿毛三人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但是——"
"没有但是。"陆沉舟打断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你们不了解她。。。我怀疑,这世上没人真正了解她。但她从未错过,不是吗?"
三个少年沉默了。确实,从认购证到国债期货,沈昭的每一次判断都精准得可怕,仿佛能预知未来一般。
"价格到了!144。5!"胖子突然喊道,声音因紧张而尖细。
陆沉舟深吸一口气:"执行吧。记住,分散下单,不要引起注意。"
接下来的半小时,阿毛三人像执行军事任务一般,严格按照沈昭的指令进行操作。三个账户,分批建仓,每笔交易都控制在20手以内。当他们完成最后一笔交易时,327合约价格已经小幅反弹至144。8。
"全部建仓完毕。"阿毛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声音发虚,"咱们现在。。。有300手多单。。。"
陆沉舟快速心算了一下:以8倍杠杆计算,这相当于动用了近350万保证金!如果价格再下跌2元,他们就将面临强行平仓的风险!
"昭姐到底去哪了。。。"胖子不安地环顾四周,"这种时候。。。"
"她来了。"陆沉舟突然说道,目光锁定在大厅入口处。
沈昭缓步走来,身后跟着一个穿深色西装的中年男子。那人约莫四十出头,面容严肃,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体制内特有的沉稳气质。他低声对沈昭说了几句,然后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那是谁?"阿毛好奇地问。
沈昭没有回答,只是走到他们身边,抬头看向电子屏:"建仓完成了?"
"完成了,144。5,300手。"陆沉舟汇报道,眼睛却一直盯着沈昭,试图从她脸上找出蛛丝马迹,"刚才那个人。。。"
"时间差不多了。"沈昭看了看腕表——下午1点15分,"准备好。"
"准备什么?"瘦子刚问出口,交易大厅的广播突然响起刺耳的电流声。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播音员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形,"财政部刚刚发布公告,决定将1992年三年期国债的保值贴补率上调至12。98%,较原先提高3。28个百分点!重复一遍。。。"
整个大厅瞬间沸腾了!人们尖叫着,推搡着冲向交易柜台。电子屏幕上的数字开始疯狂跳动——145。2。。。146。5。。。148。8。。。
阿毛三人呆若木鸡,眼睁睁看着327合约价格像火箭般蹿升。仅仅十分钟,价格就突破了150元大关!他们的浮盈已经超过80万!
"这。。。这不可能。。。"胖子喃喃自语,双腿发软,不得不扶住旁边的柱子。
陆沉舟的脸色却异常复杂。他转向沈昭,声音压得极低:"刚才那个人,是财政部的?"
沈昭嘴角微扬,不置可否:"平掉三分之一仓位,锁定利润。剩下的,等突破160再考虑。"
陆沉舟没有动,而是死死盯着沈昭的眼睛:"你早就知道。不仅知道会提高贴补率,还知道具体幅度和时间点。这种级别的信息,就算是财政部司局级干部也不可能提前掌握。"
沈昭平静地回望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不是吗?"
"这不是普通人脉能做到的。"陆沉舟的声音带着轻微的颤抖,"除非。。。"
"除非什么?"沈昭挑眉。
陆沉舟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和平饭店见到的那位"沈先生",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那种举手投足间的上位者气息。。。再联想到沈昭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