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前的海军建设竞赛中,英国的大舰队始终保持比德国公海舰队强大,费希尔上将在这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大舰队因为害怕潜艇和水雷,不敢进入德国水域打击敌人。公海舰队不肯出来与大舰队交战,想用各个歼灭的办法把大舰队的势力削弱后再与之交锋。这样双方都采用了伏击和引诱的战术,结果导致了3次交战:双方海军部分参加的黑尔戈兰湾之战(1914年8月)、多格滩海战(1915年1月)和整个大舰队和公海舰队都参战的日德兰战役(1916年5月至6月)。在这三次海战中都是英国人获胜,但由于皇家海军的通信设备不完善,物资匮乏,射击技术不高和部分军官的判断错误,使他们只取得了有限的胜利。
日德兰战役是战列舰的最后一场大战,是双方都采用引诱战术的结果。双方的战列巡洋舰分舰队接触,开火,引诱对方的战列舰舰队,却都不知道对方的参战兵力。英国指挥官杰利科上将用战列舰纵队封锁公海舰队,先是不让它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逃跑,后是阻止它回亚德湾里的基地。德国上将谢尔通过夜间突破英国舰队的尾部成功地把处于劣势的舰队带回了亚德湾。杰利科未能赢得与他的优势兵力相等的胜利,其原因是:(1)他不肯穷追不舍,因为他怕被引进水雷区和潜艇区;(2)他躲开德国的鱼雷,中断了战斗;(3)他不想冒夜战的风险。
与此同时,在法国的陆地战早已处于僵持状态。英国早就想从侧翼包围西部战线,与俄国在军事上联合起来加强东部战线。这就意味着重新采用英国传统的边缘战略,利用其海上优势提供的灵活性打击敌人侧翼的薄弱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丘吉尔的大力支持,最后采用的计划是出兵达达尼尔海峡,占领君士坦丁堡,与这里通过黑海与协约国前线建立起联系。这一战役(1915年3月至12月)虽然战略上是正确的,但却因情报不准,计划不周,指挥水平不高和一系列的战术错误而失败了。协约国想让海军部队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的企图破灭了,后来占领加利波利半岛的战斗也失败了。
德国人起先想用巡洋舰袭击商船,但收效不大。有的巡洋舰,特别是&ldo;埃姆登&rdo;号,曾一度对协约国船队造成很大损失,但皇家海军很快就把它们都消灭了。然而潜艇却是袭击商船的好武器,使协约国措手不及,一时找不出对付的办法。事实上,德国潜艇差一点儿就为同盟国赢得了战争。潜艇通过直接攻击或布设水雷的办法击沉了5,234艘商船,总计达12,185,832总登记吨,而它们只损失了187艘潜艇。另外它们还击沉了10艘战列舰、18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和9艘潜艇。
直到1917年夏季,协约国高级指挥官中还没有一个人能想办法避免因潜艇袭击商船带来的厄运。后来由于组织了护航队,由潜艇造成的损失急剧下降,而被击沉的潜艇的数目却激增。被击沉的潜艇中有23是在扩大护航行动时期被击沉的。到了1918年夏,潜艇只能对仍单独航行的船只构成威胁了。
虽然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给协约国带来了失败的威胁,却使美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参战了。护航舰队挫败了德国潜艇,使200万美国士兵能够被运往德国。这些兵力足以补偿俄国军队的崩溃,并且保证了协约国的胜利。
第二十二章裁军与重新武装
一、德国舰队的末日
二、战后建设规划
三、华盛顿会议
四、后续的海军裁军会议
五、美国海军30年代的造舰政策
六、美国的商船队
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间隙时期的造船技术与学说
八、30年代美国的舆论
九、大战略思想
十、集体安全的破产
十一、小结
1918年停战协议刚一签署,美国海军就立即承担了把美国派遣军送回国和在北海雷幕布设海域排雷的艰巨任务。不久海军又派巡洋舰和驱逐舰去俄国黑海港口,疏散因红军胜利而溃逃的白党难民,并在土耳其人在希腊-土耳其战争胜利后协助262万名希腊人撤离了小亚细亚。
协约国联合派遣军在海军的有力支持下,向阿尔汉格尔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进发,去守卫或销毁沙皇军队被打垮前运到这两地的战争物资。在西伯利亚,人们有充足的理由担心那儿的强大的日本军队,会把这一远征当成永久占领的一个步骤,于是美国军队的派遣分队和美国亚洲舰队的大部分军舰都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直到1920年4月才离开。一支由轻型军舰组成的扬子江巡逻舰队的成立成为美国远东利益的象征。
一、德国舰队的末日
停火协议中规定德国人必须马上将10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8艘轻型巡洋舰、50艘驱逐舰及其全部的潜艇交出。要求交出扣留的较大的舰只都是指定的,其中包括公海舰队中最新和最好的军舰。
1918年11月21日,英国大舰队和配属的美国&ldo;无畏&rdo;级战舰在福斯湾滩头外的海面上排成阅兵队列。德国舰队中的最好的军舰慢慢驶进,抛锚,并降旗表示投降‐‐这是一支没有战败的海军,但却是一个战败国的海军。这些是参加过日德兰战役的军舰‐‐&ldo;弗雷德里希&rdo;号、&ldo;柯尼希&iddot;阿尔贝特&rdo;号、&ldo;凯泽&rdo;号等等。还有战列巡洋舰&ldo;赛德利茨&rdo;号、&ldo;莫尔特克&rdo;号、&ldo;德夫林格&rdo;号、&ldo;冯&iddot;德&iddot;坦恩&rdo;号。在这个耻辱的时刻,德国军官和老兵们潸然泪下。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意味着一个事业的完结,好象也表明他们为之献身的一种传统的完结。德国潜艇被命令驶往哈威奇。20艘左右潜艇为一批,先后向海军少将雷金纳德&iddot;蒂里特勋爵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