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审核完毕,又放出来了,‘劳模’小万祝大家五一快乐)
李且来虽是皱眉,却并未催促那慢工出细活的铁匠。
又是一炷香工夫过去,眼看那铁匠取出皮革沾些鹿角灰就要给重剑剑身研磨抛光。
李且来终于忍耐不住,瓮声瓮气道:“差不多得了,这是兵器,又不是姑娘家的梳妆镜……”
铁匠闻言一哆嗦,匆忙想用软布擦拭一下重剑,结果此物二百多斤的重,他一只手自然翻转不动。
李且来上前一步,一手直接提起重剑,肩肘手腕剑身成一直线。
轻轻一抖擞,将所有灰迹统统震落。
何肆见了,又是忍不住偷师,这分明就是一招枪法,托枪抖杆。
似乎还配合有特殊的站桩。
吴殳的《手臂录》中有言,“持枪欲稳,须练悬托之功,若泰山压顶而臂不颤。”
要是放在李且来全盛时期,何肆不会如此好奇,但他现在是没有气机傍身的状态,为何还能有这信手拈来的高绝本事?何肆大为惊奇。
李且来掂量一下重剑的分量,稍稍挥舞,运斤成风,举重若轻,点头道:“还不错。”
便问那铁匠多少钱?
被这位斩铁楼主人夸赞一句,那铁匠的脸上挤出一个自豪又心虚的笑容,又是摇头如拨浪鼓。
“您折煞小人了,不用钱的。”
至少在外界的认知中,整个斩铁楼都是李且来的置业,哪有让他给钱的道理?
他肯光顾,就是天大的眷睐了。
李且来依旧只是点头,将重剑担在肩头,转身就走。
何肆则像个跟班,紧随其后。
两人路上稍显沉闷。
何肆忽然说道:“这重剑铸造的还算不错,可我认识一位能工巧匠,他的手艺我见识过,更加超凡。”
李且来却不屑道:“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有多少见识?”
何肆直接说道:“这位名匠,是江南贺县的吴指北老爷子。”
李且来闻言一愣,“你确定你说的是个人名?”
何肆看他错愕的表情,反问道:“不是人名是什么?”
李且来又确认道:“是吴指北?不是刁指北?”
何肆重复道:“就是吴指北啊。”
李且来问,“你没去过客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