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赐散官这事,属于是礼仪,要不是因为有礼制,她连理都懒得理这些人。
男丁们得了官爵的,喜气洋洋,没有得到的,不免垂头丧气。
不要小看了这不起眼的散官,得到了这个,说明你已经不是百姓了,而是“士族”一员了。
以孟浮生的爵位和权势,去给皇帝、太子、亲王做几年侍卫,再放出来就是个实职,比辛辛苦苦科举可快多了。
接下来男丁退出去,女眷进来行君臣礼。
魏氏一身诰命朝服,带领着府里女眷,比如说孟浮生的小妾们,顿首行礼。
孟若梦赏赐绸缎、金钗、宫花。
魏氏代表家族回礼,是一幅唐代吴道子的真迹,还有古玩若干,加上那份“谢恩表”。
官样文章做完,这才轮到叙家人之礼。
孟若梦撤去纱帘,走下来给哥哥嫂嫂见礼,兄妹两个想到当年在汴梁街头卖身葬父的狼狈,再想到今日的繁花似锦,不禁有恍若隔世之感。
宴席就在后宅的一处暖室中,菜肴分“御膳”(由宫廷庖厨烹制,自带食材)与“家宴”(孟家拿手菜,需经宦官检验)。
因为徐灏本人提倡节俭,所以菜品一共就八道,其中御膳六道。
一共就三个人吃饭,这个时代的贵族是分餐制,所以一人一案,孟若梦坐了首座,孟浮生次坐,魏氏再次。
还有一个宦官站在角落里,不声不响,这是礼制,也是监督,妃子省亲,不许讨论朝政,以免后宫干政,这个太监就叫“远立听记”。
餐具俱是宫中携带而来,上面纹着凤凰图案,精美异常。
“怎不让卉儿和乾儿来看看舅舅舅母”魏氏笑着问道。
问得是孟若梦的女儿徐卉,和儿子徐乾。
“乾儿前些日子病了一场,如今身子刚好一点,太医说不让他出来,仔细着伤风,卉儿要陪着弟弟”提起儿子,孟若梦放下筷子,秀气的眉头一蹙。
“这个确是大事,改天我进宫去看看”魏氏立刻说道。
三个人说了一会家常,孟若梦指着桌上的一盘鱼,对哥哥说道:“哥哥尝尝这鱼,这是陛下前些日子从幽州快马送来的”
孟浮生心里一动,幽州送来的?
耳边听到妹妹又继续说道:“听说送这鱼还有一讲,要用幽州当地河里的水,装在一只坛子里,坛子口用一只钎子穿出几个孔,便于透气,陛下最爱吃这种鱼,当地有人专门捕捞,百姓们戏称他们为扑鱼都指挥使”
她特意把最后的“都指挥使”四个字加重语气,目光炯炯的看着哥哥。
孟浮生夹鱼的手一顿,脑子里灵光一闪,忽然“嗡”的一声。
“幽州”“钎子”“都指挥使”
合在一起,不就是“迁都幽州”吗?这是妹妹的主意,还是陛下的意思?
这段时间的迁都议题,孟浮生没有卷进去,甚至一言不发。
对于皇帝的头号心腹、军功贵族来说,其实是很不寻常的。
政治斗争中,最大的风险不是“站错队”,而是“不站队”,因为你不站队,哪边都不把你当自己人,一旦尘埃落定,第一个被收拾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