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胖子闻言,他赶忙摇了摇头,非常诚实的闭上了嘴巴。
而后跟着赵子恒,又喊上另外两个营长,四人勾肩搭背的跑到一旁战壕里抽烟。
几人牢骚归牢骚。
要是真让他们去找陈钧,可就没那个胆子了。
因为除了官大一级的缘故。
何胖子也清楚,陈钧最近几天正在研究怎么破解旅的突击阵型。
毕竟,战场上交战,不可能因为人家牛逼,就直接跟着学习吧?
万一学不到精髓呢?
或者说学的不伦不类也没用啊。
总之,不管怎么学习,都始终被人家给甩在屁股后面。
只有破解这种战车集群,旅后续再碰到的话,才能游刃有余的解决。
可破解的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那就难的多了。
能称之为破解。
那就肯定不是拿着:的战损去硬干,最起码也是田忌赛马的思路。
以一小部分的伤亡,换取敌军坦克集群的灭亡。
而就在何胖子几人躲在战壕中抽烟时。
陈钧的第一次破解实验开始了。
只见训练场上,旅一组上百辆坦克,步战车,炮车纵线拉开三公里的突击阵型,朝着二组阵地冲锋。
刚才的散射目标,就是一组的战车在干掉二组的阻截。
一组的突击重装状态拉满,呼啸着前进,前行间卷起地面烟尘四起,颇为壮观。
忽然。
前行的战车集群,闯入到预先埋伏的反坦克地雷雷区。
轰轰轰!
提前部署的反坦克地雷顷刻被引爆,数辆a冒出白烟。
但站在指挥室的陈钧,并没有下令战车集群停止,依旧全力出动。
陈钧也是在实验,这种反坦克地雷,究竟能对这种战车集群造成多大伤害。
面对这种武器,指挥官通常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安排工兵迅排雷,代价就是降低度,停止突击。
第二:前车给后车趟路,代价就是付出一定的装备战损。
很显然,陈钧在实验过程当中,选择的是第二种。
事实上,只要是个脑子清醒的指挥官,就不会选择在突击过程当中,为了一片雷区停止。
毕竟,实际作战的时候,报废装备算个毛线啊?
整条战线拉开几公里,撞上反坦克雷的几率并不大,而停止突击让整个集群静止,那概念就等于把自己的重装集群,放到敌军炮兵的眼皮底下。
搞不好突击不仅没有效果,还会被敌军重装部队来个迂回包抄。
所以,当一组遭遇雷区后,陈钧没有命令他们停止,直接趟过去,让后面的火力参谋记下战损值。
方便后续估计雷区的威力。
而整个重装突击集群,依旧杀气腾腾的往前冲。
就在一组集群冲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