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有些话不好说,只好道,“都说有其母则有其女,夏夫人是个再贤良不过的人,夏家的家风又好,太孙妃岂能有错的?”
青玉就叹道,“我和姐姐也就罢了。宝姐姐却没福气,不曾见得夏夫人。要是见了,夏夫人那样贤良,太孙妃也贤良,保不定夏夫人就能嘱托了太孙妃。日后宝姐姐被选进宫里,也能得她照应一二。”
宝钗的脸上不由得更有些不自在,“每年入宫的人都有不少,太孙妃虽贤良,又怎能一一照应得到?”
青玉如今也算是真正懂了些后宅的说话方式,知道宝钗这样的话绝非最佳应对,甚至不是她以往的水准,不由得心中暗暗得意。
正待再说,却又被黛玉拉了拉,只得停了口。
黛玉完全不针对宝钗,在青玉看来,应该是她没看中宝玉的缘故。这个很好。可她还阻止她针对宝钗,青玉就有点无奈了。
且要她放弃眼前的机会,青玉又有些不甘心。
可此时黛玉已经放大了音量去问迎春,“二姐姐,二舅母只记得夫人们,你们可见了几个姑娘?”
迎春尚且没有答话,探春已经笑道,“我们倒是见了几个,二姐姐只怕是没有的。她可是被夫人们拉来拉去的,哪有空去看小姑娘?”
这么说时,探春的眼中也不由得闪过异色。
需知,“好从商”这样的名声,绝对称不上好。而迎春已经很难摆脱这个标签了。谁知今日里夏家的夫人们没一人提起此事也就罢了,还颇有几个夫人很有些欣赏迎春的意思。虽说确实也有些夫人冷淡、爱理不理的模样,综合这一日的所见。依然让探春大受冲击。
而听见这话,贾母那边也投过来一眼。
探春的话也让她有些在意。
可惜的是,探春到底不比黛玉。虽黛玉的表现也不算多,但贾母觉得。若是黛玉去了,只怕此时已经弄明白太孙身边围绕着的官员们内宅的情形了。
而从内宅的情况,又能窥探外院一二的。
可惜,黛玉还要差不多两年后才能出门走动。
那么,如今贾家已经走出了这一步,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是不是该想办法将探春培养起来?迎春……只怕不行。
&
然而,贾母想要培养探春,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的。
那就是,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来自太子一系的邀请。但或者王夫人目前的诰命品级到底还是低了些。接下来直到元宵。贾家自己也摆了几次宴宴请亲朋好友,王夫人却没再接到类似于夏家的邀请。
这让贾母心中的忧虑越来越重。
作为
一个久经世事的老人,她清楚的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迎春的资生堂作为一个商铺已经展现了足够的、吸引达官贵人女眷的潜力。太孙那边……不。皇帝那边不可能完全没注意到。
而且贾母肯定,不管是明显有异心的忠顺亲王府还是摸不准态度的忠烈亲王一系,若要发难,都只可能是在新老交替的时候,那时候的朝局是最不稳当的。
在目前,不管是哪边都无法大动干戈。本来就是在这种边缘小事上博弈、试探、收拢各方力量的时间。
那么,为什么太孙那边毫无动静?
最大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