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孙路答应了一声,站起身。
“我也跟你们一起出去走走。”
“也好。”反正今后田庆富是要留在这个地方的,他要出去熟悉熟悉也好。
顺着镇上那条不宽的小路,一路走着,很快的便来到了三丫的家。
人还没到,冷小熹就听到从三丫家的院子里,飞出了女人们的笑声。
听到这样畅快的笑,冷小熹心中有了底,看来这三丫的确是靠得住的丫头。
果然,冷小熹来都三丫家的院门口,就看到了院子里一溜的坐了十几个的婆子。
这些的媳妇、婆子手上,纳鞋底的纳鞋底,缝鞋帮的,缝鞋口的,没有人闲着。
“小熹嫂子。”
三丫眼尖,一眼看到来到了门前的冷小熹,起身迎了出来。
“这么晚了,还没休息?”冷小熹道。
“休息啥,这活计也不累,再说,不是缝制一双鞋出来,不是还有几文钱吗?你看大家的干劲大着呐。”
三丫说完,往她的身后瞄了瞄,见是两个她不认识的男子,三丫也没问,他们是谁。
拉着冷小熹的手,三丫跟那帮的妇人们介绍道。
“这位就是我跟大家说的,我的恩人冷小熹,咱们做的这些鞋,就是她让咱们做的。”
闻言,那些正在干活的妇人们,立马放下手上的活计,站起身来围拢了过来。
“你就是三丫说的恩人?长得可真俊。”
“啥恩人不恩人的,那天谁见到三丫那样,都得出手。”冷小熹浅笑了道。
“哎,话可不能那么说,若是我们见了,也帮不上忙,小熹,你都不知道,俺们这个地方,穷的要死,自家人都吃不饱,谁敢管闲事呐。”
“是呗,是呗,小熹哎,你现在真是我们全体妇人们的大恩人呐。”
“小熹呐,你还不知道吧!自打俺们跟着三丫做鞋,每日都有银子进家,咱们家的那些男人,再也不敢小看俺们了。”
“谁说不是呐,他们一个个的大男人,每日的呆在家里,一年才能拿回几文钱,现在,咱们做鞋,日日有银子拿,现在俺在家,腰杆子才壮着呐。”
冷小熹闻听这帮妇人们,七嘴八言的抢着说,心中自有一股无法言说的成就感来。
看来,她把试点放到这最穷,最难整治的石门桥县,是做对了。
“你们这帮大婶子别只顾着你们说,咱得让熹嫂子看看,咱们这段时间的成绩。”
三丫喜滋滋的说着,拉着冷小熹来到了东厢房,之前是放柴火的空屋子里。
冷小熹进门,顿时被屋子里摞成了山的鞋惊呆。
“三丫,做成了这么多鞋靴?”
“是啊,现在还有的鞋放出去做着,若是所有的鞋都收回来,那就更多了。”三丫两眼发亮。
“那二十两的银子不够了吧?”冷小熹问。
“除去买布,买线的料钱,就剩下付给的人工费了。”
不用三丫说,冷小熹大致的也估摸着得出来,二十两银子应该是花完了。
“很好,真不错。”拿起一双鞋来,仔细的看着。
还别说,三丫是个负责的人,这里的每一双鞋,针法都很齐整。
“三丫,明天叫些人去悦来客栈,把我带来的皮子,按照鞋帮的样子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