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慎倒不是在乎这些珠宝。
主要是楚阳的这个态度,还是让他很满意的。
特别是,他真地让人将这套铠甲送进京了。
这也就是说,大夏其它的军营里,也是可以配备这样的装备的。
就凭这一点,足以说明了楚阳不曾想着藏私。
至于以前没有拿出来,那是因为一直在试验,并且这是第一次真正地上战场使用。
如果早就有了,那之前在平齐王乱时,也就会用了。
而且,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阵仗,又怎么是能瞒得住的?
所以,夜明慎对西京这一块儿,倒是比较放心的。
只是,安国公多少还是有些担忧的。
“皇上,先帝的那两道旨意,微臣总觉得有些古怪。之前也从未听先帝提及,这怎么就突然会冒出来了?”
“的确如此,微臣也颇有几分不安。”晋王微微点头,“皇上,这内侍省,还是当仔细地查一查。”
夜明慎明白他们的意思,“两位放心吧,朕已经命人去查了。”
玉玺的事情,一直没有解决,所以颁布圣旨时,用的都是夜明慎新刻的帝印。
虽然不能与玉玺相提并论,可是至少,也是一个权威的象征。
事实上,夜明慎已经先后派了几拨人进蜀地,可是一直都不曾得手。
这才是让他最为头疼的。
眼下,最让他着急的,便是拿回玉玺。
乌兰和乌哈两城一切都正式安顿好,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
除了启用了当地的一些官员之外,楚阳更是从西京调来了不少的官员,有些原本就是候补的官员,有些是在西京书院读书的学子,经山长推荐,直接入仕的。
现在的楚阳,已经拥有了西京官员的任免权,所以,自然也就不非得走那一套形式了。
此时,西京城内,广招人材,不拘一格,只要有真本事,那便有机会到静王爷面前去施展。
这个消息,自然是令西京书院的学子们最为兴奋。
因为他们是直属于刺史府的,如今,也就等于是直属于静王府的。
所以,他们几乎可以说是拥有优先权的。
西京书院已经有两位先生,直接被任命到了乌兰城。
另外,也有几位学子,跟在了先生身边,担任小吏,边学边干。
这样的形式,倒是引得了不少人的拥戴。
有时候,只是一味地死读书,未必就真地能想到治国之良策。
如今这样倒是刚刚好。
其实,这个,楚阳也是从霍瑶光那里受到的启发。
先前霍瑶光的雅香苑,便引用了一个所谓的实习制,这一点,倒是让楚阳开了窍。
商场上可以如此,那为什么官场上就不可以呢?
可以让那些人边学边干,这样,将来自己独挡一面时,也能直接上手,不会再出现一些鸡飞狗跳的画面了。
所以,直接就开始这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