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瑶光和明镜二人相视一眼,自然明白楚阳的这种状态来源于何。
只是,他们也帮不上忙呀。
难道劝着楚阳造反?
还是劝着楚阳忍一忍?
明镜倒是伸出手,然后语气平静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霍瑶光则是眼角抽了抽,“还是先把京西州治理好吧。眼下这种时候,你说适不适合直接招兵买马?”
明镜的嘴角一撇,不过眼底,却分明就是透着精亮的。
眼下四处一团糟,皇上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心思来盯着西京的。
所以,新兵的征收,可以说是无比顺利。
从各地逃难来的百姓们,每天都是大把。
这城门,是开了关,关了开。
一批批的难民,被直接送到了各类的地方。
比如说军营,比如说一些受灾的小村子,再比如说就是送到矿山上。
总之一句话,西京不养闲人!
不能说让你们个个都去做劳工吧,可是至少,一家得有一个出力的吧?
如此一来,既能减轻了西京自身的压力,同时,还能让这些人踊跃地去当兵了。
而且还是乐呵呵地去的。
当然,对于大夏来说,西京可以说是帮着分忧了。
终于,在秋底的时候,楚家军的阵营里,再添了五万的新兵。
因为要练兵,而楚阳不放心,所以,亲自去了军营。
西京这边的一应事务,就交给了古砚和楚成。
当然,实际上,很多事务,都是霍瑶光在帮着做决策的。
对外,只说是王爷的命令。
毕竟,王爷去军营这件事,还是要暂时保密的。
明镜和尚,在这里就直接被人尊称了一声先生。
原本,大家都是管他叫十六王爷的。
可是明镜不肯应,最后,改为了先生。
用明镜的话说,先皇生前就不曾给他封王,现在哪里有什么十六王爷?
估计,全天下的人,除了楚阳之外,都不会有人记得,先皇还有一个十六子呢。
不管怎么说,明镜先生是留下了。
霍瑶光仍然是唤他十六哥,明镜也不曾让她改口。
“弟妹来了,你看看这封信。”
霍瑶光是练完剑之后才过来的,每天练功,这是雷打不动的。
信看完了,霍瑶光倒是乐了。
“齐王这是疯了吧?就这种条件,皇上能答应?”
原来,齐王竟然亲自起草了一封信,直达天听。
提议休战,而条件就是他向大夏称臣,但是,江南五城必须划在他的名下,成为他的封地,而且,以后这里的一切,都是齐王说了算。
当然,齐王也会给朝廷纳税,只不过,其它的,一概不得朝廷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