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寒门宰相有谁 >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第6页)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第6页)

章亘,章丞道:“谨遵爹爹庭训。”

……

除了加章越为从一品特进外,已是特进的王安石加拜为司空。

已经病逝的王珪也追赠特进。

吕公着加官为银金光禄大夫,秩从二品。

蔡确,司马光为正议大夫,秩从三品。

至于章惇,张璪,章直,苏颂,韩缜等人为通议大夫,秩正四品。

李清臣,曾布为太中大夫,秩从四品。

至于雍王,曹王赐赞拜不名之礼。

其余官员都有封赏。

对于青唐董毡,归义军曹仲寿,已得河西四郡的阿里骨等都有赏赐。但对于阿里骨要求册立为王的请求不予批准。

还有在世的宰相文彦博,张方平,冯京,孙固,吕惠卿,王安礼等也有优礼。

蔡确出任山陵使后,朝廷最高长官便由右相吕公着暂且出任。高太后又下旨,让枢密院便门,与中书省通,让三省与枢密同赴都堂议事。

原来三省与枢密院各有分守,防得是同恶相济。

高太后下诏,同恶相济是无稽之谈。

从先帝的三省都堂共议,再到枢密院共议,一下子参与决策的宰执变多了。议事的人越多,效率也就越低,但也可防止有的宰执大权独揽。

现在朝廷大小事皆由吕公着与众相定夺。

同时高太后又下诏三事。

一取消城内的诇逻之卒,就是皇城司的密探。

二是免除营造开封城的劳役。

三是停止部分奢侈宫廷奢侈品的制作。

同时并赦免部分百姓积欠税赋

这些都是高太后的便民之举,为恢复到嘉佑风气的努力。

而这时司马光再次提出广开言路,罢免役法,保甲法,同时批评蔡确,章惇那等‘始于求谏,终于拒谏’的政策。

司马光上疏后,顿时引起吕公着不满。

都堂里,吕公着见到司马光后,不由长叹。

吕公着还未说话,司马光已是起了话头:“我听说当年太宗游金明池时,召田妇数十人于殿上,赐席使坐,问民生疾苦。太宗起于寒微,犹富贵而忘之,每临朝,无一不问农桑。盖以一衣一饭,莫不出于艰辛。”

他陡然话锋一转:“先帝遗命,让章越继续灭党项,收幽燕,续新法,此三不妥,大不妥。”

“灭党项,收幽燕者,劳民伤财,徒然消耗国力;新法者病国伤民者,若不废止则天下不容,百姓不安。”

吕公着问道:“君实的意思,不仅要废除新法,在党项辽国之事上也要稍让吗?”

司马光点点头道:“正是。”

“先帝即位之初,富相公便劝陛下二十年不言兵事。但陛下没有听,遂有了残民害国的新法至今日。”

“国家便不会到这个地步。”

司马光明白,新法之所以难以废除的缘故,就在于朝廷要在凉州,陕西用兵,同时要抵御辽国南犯,需大量钱财供养兵马,维持朝廷在当地的统治。

吕公着轻叹道:“君实,大行皇帝殡天,此非讨论废除新法时候。照故事当谅阴三年,子不改父道。”

“蔡持正出任山陵使前,皇帝陛下父子继统,政事固有随时损益,但不宜过听人言,以伤事体。”

司马光立即反驳道:“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然前提是不病国,不伤民才可不改,今新法岂可坐视。

司马光道:“况如今军国事是太后和陛下同行处分。这不是子不改父道。而是母改子政。”

吕公着闻言忍不住起身,谁说司马光固执了,在废除新法的事上,他还是很灵活,很懂得变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