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百万也备办了古玩珍宝,带着儿子去朝&ldo;皇帝&rdo;,要一道&ldo;完婚&rdo;圣谕,回家发请帖,办喜事,不怕县官家赖婚。
那县官接旨不服,小姐啼哭,太太吵闹,县官心想:与其把女儿嫁给白痴,倒不如送给皇帝当妃子,说不定还有好处哩。
钱百万迎亲不成,气得七窍生烟,那白痴儿子听说老婆被皇帝&ldo;抢&rdo;去,不管青红皂白,拿起一把菜刀就奔孔秀才家,大骂皇帝不要脸!谁知跳骂一番,精疲力尽,昏倒在地,钱百万赶来,见大批清兵前来捉人,心里发慌,儿子小命难保,还要满门抄斩。
说来稀奇,这伙兵丁,不捉白痴,竟将&ldo;皇帝&rdo;主仆两人抓走。原来这主人是唱戏的,熟悉宫廷礼仪,相貌又似光绪。这仆人是个真太监,因盗窃事发潜逃出宫,随身偷出玉望和御物,伙同这唱戏的玩弄&ldo;假皇帝&rdo;勾当,到处哄骗财宝。
当时光绪皇帝幽禁于流台,如何能外出私访?因此引起官府怀疑,一道道公文到北京,特命江南巡抚,前来捉拿两个案犯,解京办罪。
这县官老爷自作聪明,赔了千金罢了官,心中好不气恼。那钱百万依仗财势,不想弄巧成拙,丢了媳妇破了财,也是十分悔恨。
那假皇妃受骗失身以后,自叹自解:迟早总要嫁人,如果高不成低不就,倒情愿嫁给白痴做老婆,还能顾全脸面咧!两家也只好这么办了。从此白痴有了娇妻,也福至心娄,就逐渐成人,长了见识!
第83章照圣人话办案
从前有个县官,办任何案子,总要对照圣人写的一本《论语》。他常常以此自夸说:&ldo;人家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何况本老爷有一部啊!&rdo;
这天,县太爷端坐公堂,升堂审理三个偷儿。
第一个贼只偷了一只小鸡。县官一翻《论语》,判道:&ldo;黄昏时分盗鸡,至晚立即处死广旁边的幕僚暗暗对他说:&ldo;老爷,判得太重了。&rdo;
县官瞪大眼睛嚷道:&ldo;不重,不重。《论语》上说&lso;朝闻道,夕死可矣&rso;。这不是说,早上捉到盗贼,黄昏便处死么!&rdo;
第二个贼偷了一口铜钟。老爷翻看过《论语》云;&lso;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广圣人规定偷钟者是要宽恕的……&rdo;
第三个贼是杀人放火犯c他眼见偷鸡的也要判斩,自问必死无疑。哪知县官一看案卷,查知贼人的父亲也是个大贼,三年前就被斩首了。老爷此时竟马上离座,对贼人纳头便拜,连声说:&ldo;圣人说:&lso;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厂尔父死三年,竟还继承父业为盗,无改父志,是谓当今大孝,可敬可敬广&rso;,犯人感恩不尽,公堂上的差役目瞪口呆,县太爷喜形于色说道:&ldo;本老爷依圣人所言办案,岂有谬乎?&rdo;
第84章张三中状元
今年正好开科考试,张三一心想中状元,便兴冲冲地去应试。
考场上,考生们正唰唰地答卷,唯有张三看着白卷左右为难‐‐他什么也不会,急得满头冒汗,两眼不住地往地上看。看呀,看呀,看见地上爬过来一只屎壳郎。张三计上心头,就把那虫儿捉了来,放在墨盒子里,让虫子的脚沾上墨在卷子上一行行地爬,一会儿就把整张卷子爬满了墨迹。
阅卷非常严,要过几道关,第一道关是监考严大人审卷,这监考大人本是个太监;不识字,一看张三试卷上的字迹好比天书就抓了瞎,有心想把它丢掉,但又怕别人说他不识字,露了馅,就说道:&ldo;不错,不错。&rdo;
他旁边的第二位监考大人听到严太监说:&ldo;不错,不错。&rdo;干脆提笔批道:&ldo;很好,很好。&rdo;
传到第三位监考压大人那里,一看上面的批字,以为前两位大人认出这像天书的字,心想难到我反到成了不识字的不成,也就提笔批道;&ldo;可以,可以!&rdo;
三关已过,最后皇帝还要亲自审批。一看张三离奇的字,大吃一惊,转眼又想三位监考大人都是饱学之士,把着严、卡、压三道大关,还能有错?最后,便也执笔把张三点为&ldo;头名状元&rdo;。
张三中了头名状元,皇帝以为他文才盖世,就将女儿许给他,招为东床驸马。
洞房花烛夜时,公主好奇地问张三:&ldo;听说你答的卷谁都不认识,你怎会写天书的呢?&rdo;张三就老实告诉了她。这下可把公主气得七窍生烟,非要去父王那里告他欺君之罪不可,张三满不在乎地说:&ldo;我们不成夫妻倒还罢了,现在我有个三长两短,你可就要守寡一辈子啦!&rdo;
一句话提醒了公主,她急着说:&ldo;明天三位大人还要面试,你怎么办?&rdo;
张三直摇头,公主就帮他出主意说:&ldo;人家已拟好了&ot;
题,问开天辟地是谁?你就说是盘古。&rdo;妻子怕他在父亲面前露底,就给他做了一个小面盘子装在口袋里,意思是摸摸口袋就可以想起来。
第二天,皇帝摆下盛大御宴,三位监考大人都来了。席间,严太监问张三:&ldo;新科状元,开天辟地是谁人?&rdo;
张三想起公主给他的那个盘子,用手往口袋一摸,摸着一个扁的东西,就随口答道:&ldo;扁古!&rdo;
卡大人道:&ldo;只听说盘古开天地,就没听说扁古呀广&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