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颐和园女主 > 双面 遗照(第5页)

双面 遗照(第5页)

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枪响从远处传来。周正雄的肩膀顿时鲜血淋漓,他惊愕地回头,只见老陈带着一队地下党员从阴影中冲出。原来,老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凭借着多年的情报网,找到了苏晴和小林的踪迹。

战斗在建筑工地激烈展开,子弹横飞,爆炸声震耳欲聋。苏晴趁机挣脱周正雄的束缚,朝着总统府的方向狂奔。她知道,是时候完成沈清如未竟的使命了。当她抵达军火库入口时,身后的枪声渐渐平息。她掏出沈清如留下的引爆装置,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这不仅是为了沈清如,更是为了无数牺牲的同志,为了这座城市的黎明。

随着一声巨响,总统府地下腾起冲天火光。硝烟中,苏晴仿佛看到沈清如的笑容在火光中浮现,那朵栀子花的香气,终于冲破了笼罩南京城的阴霾……

第十一章:余烬新生

总统府地下的爆炸声如惊雷般响彻南京城,滚滚浓烟裹挟着碎石冲上半空,震碎了方圆数里的窗玻璃。周正雄被气浪掀翻在地,脸上满是血污,他挣扎着爬起来,望着已成废墟的总统府入口,眼中尽是绝望与不甘——精心布置的防线在这一瞬化为乌有,原本计划用来抓捕地下党的陷阱,反而成了国民党高层的噩梦。

苏晴在爆炸的瞬间,躲进了军火库旁的一处掩体。剧烈的震动过后,她满身尘土地爬出来,手中还紧紧攥着沈清如留下的引爆装置。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警笛声和混乱的呼喊声,她知道,这座城市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老陈带领的地下党员们正与残余的军统士兵展开最后的交火。小林在混战中被流弹擦伤,但仍咬牙坚持战斗。当他看到苏晴平安无恙地从废墟中走出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快走!”老陈朝着他们大喊,“国民党援军马上就到!”

众人沿着一条隐蔽的小巷撤离,身后的总统府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街道上,百姓们从家中探出头来,看着这震撼的一幕窃窃私语。有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有人则面露恐惧——但无论如何,他们都知道,一个旧时代正在这场爆炸中走向终结。

在地下党的秘密据点里,苏晴、小林、老陈等人围坐在一起。据点内气氛凝重,墙上挂着的地图还残留着之前作战计划的痕迹,如今却已成为历史。“这次行动虽然成功摧毁了总统府的核心防御,但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老陈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老张同志在赶来支援的路上牺牲了,还有许多同志受伤……”

小林低头不语,手中摩挲着沈清如的诗集。苏晴看着诗集封面上的栀子花图案,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她突然想起沈清如曾说过,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如今,沈清如用生命完成了她与信仰的约定。

“周正雄虽然侥幸逃脱,但军统的势力已经大受打击。”老陈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要趁着混乱,将潜伏在各个部门的同志转移出来,同时为迎接解放做好准备。”正说着,一名地下党员匆匆跑进来,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在总统府废墟中,发现了周正雄的踪迹!他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众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他一定还在找密道图。”苏晴说道,“虽然真正的关键已经随着军火库的爆炸消失,但他不会轻易放弃。”老陈沉思片刻,做出决定:“我们不能让他继续兴风作浪。小林、苏晴,你们对周正雄比较熟悉,和我一起去会会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幕降临,总统府废墟在月光下显得阴森可怖。残垣断壁间,不时有火星闪烁,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苏晴等人小心翼翼地潜入废墟,在一处坍塌的地下室入口,发现了手电筒的光亮。

他们悄悄靠近,听到周正雄在里面喃喃自语:“不可能……一定还有线索……沈清如那个贱人,我一定要找到……”小林握紧拳头,正要冲进去,却被老陈拦住。老陈示意众人分散开来,形成包围之势。

突然,地下室里传来一声巨响,周正雄抱着一个铁盒冲了出来。铁盒上布满弹孔,隐约能看到里面装着的文件。“站住!”老陈举枪喝道。周正雄停下脚步,脸上满是疯狂的神色:“你们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国民党不会善罢甘休的!”

“周正雄,你已经无路可逃了。”苏晴走上前,目光坚定,“看看这座城市,看看这些百姓,他们受够了战争与压迫。你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周正雄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绝望与不甘。他猛地打开铁盒,从里面抽出一份文件,竟是戴笠生前与美国特务的密约。

“既然得不到,那就都别想得到!”周正雄说着,掏出打火机点燃文件。老陈见状,立即扑上去抢夺。混乱中,周正雄趁机掏出枪,却被小林一枪击中手腕。枪支落地的瞬间,老陈终于抢下文件,将火焰扑灭。

“带走!”老陈一声令下,几名地下党员上前将周正雄制服。苏晴看着被带走的周正雄,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场斗争远没有结束,但至少,他们为这座城市争取到了一丝曙光。

黎明的曙光渐渐染红天际,南京城在经历了一夜的动荡后,迎来了新的一天。苏晴和小林站在城墙上,看着街道上逐渐恢复生机的人群,相视一笑。沈清如用生命守护的秘密,终于化作了照亮未来的火种,而他们,也将带着这份信念,继续为光明而战。

第十二章:破晓终章

南京城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阳光却已穿透云层,洒在满目疮痍的总统府废墟上。苏晴与小林并肩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陆续升起的红旗,耳畔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经历了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日夜,这座城市终于迎来了真正的黎明。

“周正雄已经被押解至解放区,那份戴笠与美国特务的密约,也顺利交到了组织手中。”老陈走上了望塔,声音中带着欣慰与疲惫。他手中握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报,上面记录着解放军即将全面接管南京的部署。“多亏了你们,还有那些牺牲的同志,这场战斗才能取得胜利。”

小林轻轻抚摸着胸前别着的栀子花胸针——那是苏晴在清理沈清如遗物时发现的,如今成了他们缅怀故人的寄托。“沈叔叔、周明远、老张……还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同志,他们的牺牲终于有了意义。”他的声音哽咽,目光却坚定地望向远方。

苏晴点点头,眼眶湿润。她想起昨夜在临时指挥部,众人围坐在油灯下整理沈清如的遗物。除了诗集和那封未寄出的信,他们还发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沈清如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潜伏在戴笠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字里行间满是对信仰的坚守,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接下来,组织打算让你们暂时留在南京,协助战后重建工作。”老陈的话将两人的思绪拉回现实,“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苦难,百姓们需要时间恢复,而我们,要帮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地下党员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封加急信件。“刚收到的,是从上海转来的。”老陈接过信件,拆开后脸色微变,“是关于沈清如的。”苏晴和小林立即围了过来,心中满是忐忑。

信件是沈清如在上海的一位故交所写,信中提到,沈清如在潜伏前曾将一个重要的木盒托付给他。“她说,若有一天遭遇不测,务必将这个木盒交给党组织。”老陈念着信中的内容,“木盒里装着什么,她并未透露,但再三强调,这是比密道图更重要的东西。”

三人对视一眼,决定立即前往上海。经过一番辗转,他们见到了沈清如的故交。老人从床底取出一个古朴的木盒,盒子表面雕刻着精美的栀子花图案,锁孔处还残留着暗红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

打开木盒,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叠文件和一卷胶卷。文件详细记录了国民党在长江防线的最终部署,以及多个秘密军火库的位置;而胶卷冲洗出来后,更是令人震惊——上面是戴笠与日本战犯暗中勾结的照片,每一张都足以成为揭露国民党黑暗面的铁证。

“清如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苏晴轻抚着照片,泪水滴落在胶卷上,“她用生命为我们铺好了路。”这些资料的出现,不仅为后续的解放行动提供了关键情报,更能在舆论上给予国民党沉重一击。

消息迅速传回南京,组织决定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发布会上,当一张张照片和文件展示在众人面前时,会场一片哗然。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国民党高层,得知消息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