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平乐村居完整版 > 第194页(第1页)

第194页(第1页)

苏婉拿出大哥专用的水杯冲了一下,倒了一杯水递过去,见安儿对着桌上包袱虎视眈眈搓手手,拍了人一下。安儿舔着笑,道:“我没动。”苏志栋突然回来,家里人高兴过后便是疑惑,就是苏婉都好奇,年前来信说是六七月回来,现在才四月底。对于家里人的疑惑,苏志栋却是老神在在,不是考校弟弟功课,就是关心二妹的亲事,总归是左右而言他。苏婉猜测,肯定有不得不回的理由,只是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虽长子只道想吃疙瘩汤,张氏还是张罗了一桌菜,恰好有蒜薹,晚饭尤其丰盛。就连安儿都留下了,准备明天早起,直接去书院。除了已经出嫁的大姐,一家人勉强算是团聚,苏志栋举杯敬爹娘,安儿趁着热闹劲儿,悄咪咪闻了闻面前的杯子,轻轻咂一口,抿唇回味。苏婉当没看见,一家就六口人,杜桐下晌来了一回,她娘收拾了些鲜菜让提回峡口,这几日也好好与家人团聚,傍晚家里人都在灶房忙碌,就安儿鬼鬼祟祟,末了更是自告奋勇摆杯盘,她端菜的时候就闻到杯子的酒味了。也就今儿是大哥才回来,爹娘高兴,不然,一杯酒当白水喝,安儿不挨揍才怪呢!小时候,弟弟经常犯蠢,苏志栋也会耐心哄人,倒是自从弟弟去府城书院读书后,犯傻的次数越来越少,以至于苏志栋鲜少能感受到用智商碾压弟弟的快感,今天也乐得见弟弟犯傻,自当没看见偷偷倒酒,还用口渴喝水来糊弄人。虽知晓长子突然提前归家事出有因,但苏长青也没立即问,晚饭后与儿子一道去隔壁,陪着老爷子说了好些话,及至月上柳梢头才回来。“洗洗睡吧,有啥事儿明儿再说。”苏志栋也没二话,只是,看着已经亮起烛火的卧房有些诧异。苏志安在书房温习课业后,早早回卧房等大哥,只是干坐着等难免无聊,无聊之下便多思,转目环视卧房,竟是觉得乱糟糟。他有自己的卧房,只是自家中盖新房后便与爹娘同住,年岁稍长便与大哥住在一起,一则爹娘怕他起夜,二则是有人陪着也不怕黑。他的卧房也早早收拾好了,只是习惯了与大哥一起(不想收拾自己的屋子),因此,即便大哥出去游学,他亦是休沐回家住在大哥的卧房。苏志安环视卧房,越看越坐不住,越看越心慌,连忙起身将被子抱到木榻上,换干净的床单,其实原本的床单也不算脏,只是用的时间久了,难免褪色,看着不甚干净。换床单时,看到褥子上的痕迹手一顿,继而捂脸□□,侄子尿的炕被大哥看见他要挨骂,早知道??????早知道也依然会带旻逸一起睡觉的,苏志安麻溜的将褥子翻面,挨着席子的一侧换到上面,虽正反明显不对,但他敢打赌,大哥一定不知道这是褥子的背面。因此,自欺欺人地换过褥子铺上干净床单,见被子也不甚干净,拉开柜子找出两床新被子,旧被子团了团塞入柜子底部。炕上是整齐了,可桌上的小摆件,柜子顶的木剑木刀,角落里有些干枯的小盆栽??????为啥这么乱啊,安儿无声哀嚎,以往也不觉得乱兮兮呀!又是整理桌子,又是藏自己的玩具,忙出一头汗,又提来笤帚扫地。苏志栋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沙沙的声音,伸头一看,弟弟正吭哧吭哧扫地呢,淡淡扬尘在烛火下尤为清晰。“以往也没见你这么爱干净啊,大晚上扫哪门子地?”突然响起的声音吓苏志安一跳,回头见是大哥,心虚地笑道:“大哥,回来这早,还以为爷爷要跟你秉烛夜谈呢!”苏志栋意味深长地笑看弟弟,道:“快点扫,我洗漱完就回来休息。”说着进屋要开衣柜找衣服。安儿连忙堵过去,殷勤道:“大哥,你去洗,衣服我帮你拿过去。”这一次,苏志栋直视弟弟,上上下下将人看得心里发毛,才道:“也好。”只是,拦得了一时拦不住一世,次日天色蒙蒙亮,安儿正梦见在书院辩论赛上将对手说得哑口无言,正得意着耳朵上却传来钻心的痛。美梦破碎睁开眼就看到脸色比天色还黑的大哥,他双手抱住被拧的耳朵,委屈道:“大哥,咋了?”待余光看到大开的柜门,闭上嘴,眼神四处瞄看。明显是心虚了!苏志栋咬牙,“以后再将脏被褥藏柜子,你就去清理粪池。”家里有室内盥洗室,连着底下水渠通到后院的粪池,时隔两三个月清理一回,那味道??????安儿打了个哆嗦,哭唧唧道:“知道了。”看都弟弟如此没骨气,甚至软趴趴的模样,苏志栋气不打一处来,你好歹反抗一下呀,搞得他很没成就感。所以,安儿的回笼觉也没了,穿好衣服蔫哒哒陪大哥晨练,不过,他的基础扎实且有闻声时不时指点,武艺很是不错,至少,拿着木剑都能舞出剑气来。因为安儿还要去上学,家里早饭吃得早,送走安儿后,一家五口人才坐着说话。苏志栋开门见山,直接问道:“二妹的亲事如何了?”苏婉把玩着茶杯笑道:“怎么,大哥有合适的人选?”出乎意料的是苏志栋直接摇头,“我没有,要是你有,家里这边就尽早定下来。”不说苏婉,就是苏长青腰背都挺直了,张氏更是担忧道:“怎么了,有人打婉婉的主意?”说是打主意也算不上,但这次去京城,苏志栋是切身感受到秦家的力量。因他是秦嵩云亲传弟子,又与秦家三房嫡小姐有婚约,插班进入琼林书院后,结交了好一些人,又或者说很多人想借他与秦府攀关系,主动放低姿态来结交。秦府,诗书传家百之久,比大越王朝都久,现任家主秦老太爷乃帝师,虽早已致仕,但听闻今上依然会问政于他,秦大爷乃礼部尚书,秦二爷乃两广总督,秦三爷乃二甲传胪三年庶吉士后留在翰林院修书,后辞官至昌平教书。秦府的清贵,京城中人有目共睹,而自秦老太爷任内阁首辅时,就多有人想与秦家攀亲。当时秦大爷是四品通政司使,官职不高但却是顶顶重要,想跟秦府搭上关系的人家多在其儿女亲事上下功夫。秦二爷是庶出,虽为一方大员,到底非京官,因此,有适龄儿女说亲的人家多将目光放在大房和三房。此前,三房没儿子,秦嵩云在翰林御修书,且秦芸年纪也小,即便有些人有想头,可也只是想想。谁也没想到,当今有意立太子之时,秦老太爷却是一力支持正统,想让不是很受宠非长子的嫡出三皇子成为太子。彼时,虽当今还未作出太子人选的决定,可皇子及皇子的拥趸千方百计花样百出的拉拢势力,京城一片水深火热。而京城的大小官员、世家勋贵、王爷皇子皆是成了精的老狐狸,察觉到秦家的能量,纷纷蠢蠢欲动,即便是在翰林院修书的秦嵩云,也成为被拉拢的对象。秦嵩云烦不胜烦,恰好当时族里仗势欺人之事尤多,族人更是时不时来府里不是说情就是拉交情,且有皇子意欲娶侄女为妃,他很是不认同。当时秦府犹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可秦嵩云却是想得更长远,因家族发展与父兄产生分歧,加之因无子,妻女在府中过得并不快乐,因此一气之下辞官。因与昌平致远书院的山长有交情,跑来北地当夫子。没两年,秦老太爷致仕,秦大爷任礼部尚书,朝中立太子。当时,秦嵩云早早得到消息,为女儿定下亲事,就是为了避免朝中之人将女儿婚事作为博弈的棋子。苏志栋为秦嵩云亲传弟子的消息,初时并未传至京城,是秦小鹿出生之际,秦老太爷来昌平,回京后才将七孙女婿的事情说了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