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平乐村居完整版 > 第126页(第1页)

第126页(第1页)

因此,多半人家在苏长青家买了湿番豆,有些人打算专门等张康毅家番豆晒干剥壳后买现成的种子。但番薯挖出来后,全村人都往两家地头跑。番薯跟洋芋一样不挑地收成好,吃着还甜甜的,明年种不种的另说,先换几斤尝尝鲜。见换的人多,苏长青直接一斤洋芋换一斤番薯,若是换番薯种,不用洋芋换,明年还番薯就行。张康毅家也是如此,因番薯口感更甜,好些人家直接蒸熟吃,一连好些天,村里都被甜味儿笼罩。就连上学的孩子,中午回家吃饭后下晌来时,每人带一两根番薯,课间休息时吃,还相互分享比较,看谁的更甜更好吃。安儿自认村里其他人家吃的番薯都是自家跟康毅叔家种的,不是自家好吃就是康毅叔家的好吃,结果,比了两日都没能赢,很是气馁。苏婉见他怏怏不乐,笑道:“多大点事儿,还值得你不高兴,乐呵点。”“我都专门挑了,吃着也确实比昨儿的更甜,怎么还是没赢?二姐,你说这同一片地的番薯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安儿趴在桌上,很是郁闷。旁边的杏儿、小树安心写课业,他说话也不搭理。苏婉笑道:“这有什么,同一个爹娘生出的孩子还有差别呢,一片地那么大,有些番薯甜有些不甜正常。”末了,解释了红薯的口感、糖分跟土质、光照等都有关系。“你要是想吃更甜的番薯,就得将整片地最甜的挑出来,得看它长在哪里,土松软干湿如何,将这些做参照,明年继续用最甜的做种子这样种,年复一年,过几年这块地长出的番薯就会更甜。”安儿眼睛亮晶晶欢呼,“我知道了,就像大家都喜欢拉余奶奶家的猪仔一样,她家现在这只母猪比之前那只更壮实,生出的猪仔不容易死。”“是这个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每个植物能长期存活,就必须适应夏日的暑热冬天的寒冷,适应不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地,而我们人类也会在这些存活的物种里面挑选最好的,长此以往,比较劣质的就会自动被淘汰。”苏婉尽量以简单易理解的口语,给三人解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化思想。“那明年樱桃长出来,我就将很甜的核都留下,争取种出一颗最甜的樱桃树。”见安儿有如此雄心壮志,苏婉没出言反对,笑着点头认可,还特意奖励了一回——烤红薯!刚挖出来的鲜红薯水分太大,不是很甜,放个日再烤,虽不及存放两三个月冬日里的烤红薯甜糯,但吃着比蒸红薯更甜。安儿终于在学堂的番薯大比中扳回一局,而烤红薯,也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家里烧火做饭时,烧炕时,就在柴堆用灰捂着番薯烤,以至于,家里大人都不敢乱动灶膛里凸起的灰堆,就怕一不小心给人烤焦了。晨起山间飘起白雾时,家家户户准备秋耕种麦子。山间或平川的地里,随着牛叫声,留下道道褐色土沟。犁地人挽起裤脚,稳稳地扶着犁,偶尔挥动一下鞭子。现在,村里人都喜欢挖河道的泥与土粪和在一起堆粪,从夏收后就开始堆,家家地头都有几个土包,待秋日犁地种麦时,挖开敲碎撒地里,犁地后撒下精心挑选的小麦种子,盼望着来年收成更好。外村有牛的人家,知晓苏家村人卖洋芋挣钱了,秋耕时牵牛带犁直接来地头寻问,好些人家选择牛犁地。苏长青依然找了帮工,请了两个犁地人。苏志刚也找了两个帮工,他家里有马骡,自己吆喝着犁地。苏婉和梨花带着杏儿安儿去地里送饭时,一路都是牛叫声和吆喝声。梨花背的是自家给爹娘和帮工的饭,苏婉背的是二堂哥家的。苏志刚地少,请了两个帮工,连着他们夫妻二人,四人在地里忙,家里,老爷子带着重孙,李氏做饭喂猪喂鸡。送饭的活,由苏婉接手。远远见人都在地头休息,她加快脚步,叮嘱俩崽崽,“你两慢慢走,小心点,我和大姐先把饭送去。”杨氏从地里出来,苏婉已经将饭从背篓拿出,先将湿布巾递过去,“二堂嫂擦手吃饭,先吃包子还是米饭?”今儿李氏蒸馍,苏婉出主意,蒸包子的时候蒸点米饭,刚好后锅炒菜,方便不说,也给大家换换口。因此,苏志刚家的午饭是番茄炒蛋、酸辣土豆丝、麻辣洋芋炒肉三合一盖浇饭,外加包子和汤多米少放了糖的黍米粥。杨氏擦手后坐在地头发呆,看着懒懒的很是疲惫。苏婉担心道:“二堂嫂,你是不是不舒服?”杨氏一愣,笑着摇头,接过粗瓷碗道:“没,就有些乏。”见她脸色有些发白,苏婉很不放心。这几天又不热,何况今儿还是阴天都没出太阳,不可能是中暑,道:“一会儿一起回吧,休息休息,地里有二堂哥呢。”杨氏摇头没说话。吃过饭,见妻子脸色不好,苏志强也让人回家歇着。苏婉和梨花一左一右拉着杨氏下山,“走回家,刚好奶下晌要筛种子,二堂嫂在家帮忙也一样。”杏儿安儿早已提着树枝打打闹闹跑远。三人下山的功夫,遇见了提着篮子的小柳氏。“大堂嫂送饭啊!”苏婉梨花打了招呼,杨氏顺嘴问了一句“做了什么好吃的?”小柳氏笑道:“臊子面,爹要吃,今儿中午就做了。”“大嫂快上去吧,趁着吃饭也歇会儿,成天跑上跑下累人的很。”四人交错而过,走了没几步,小柳氏却回头看。苏婉和梨花一左一右走在杨氏身边,三人有说有笑下山。回到家,李氏见孙媳一道回来,还以为饭不够,连忙道:“芬芬,你先吃包子垫吧垫吧,还有点米饭奶给你热一下。”苏婉笑着将背篓放廊檐石上,道:“奶,饭够,二堂嫂不舒服,回来歇歇。”李氏看着孙媳脸色,干巴巴还泛黄,心下一惊,连忙拉着人往屋走,“快躺下,婉婉,你去找你朱爷爷,看在家不。”苏婉愣住,继而反应过来,二堂嫂说不定是有孕了。“好,朱爷爷没在家我就搭车去府城找大夫。”话还没说完,人已奔出院门。葡萄架下的老爷子起身,道:“带上银钱。”“我有!”苏婉跑去朱大夫家,好在家里有人。朱大夫平常不怎么下地,今儿天气不好,他怕晾晒的药材被雨淋,都没出门,就在家翻看药材。苏婉喘着气说完,见他整理药箱,道:“朱爷爷,要不您带点保胎安胎的药?”朱大夫敲她脑门一记,“安胎药可不能乱吃,诊过才知道,你一个小女娃,在外面可不能这样。”苏婉吐着舌头帮忙提药箱,出院子时见家里没人,问道:“我奶去下地了?”“去菜园了,门关上就行。”两人到家时,杨氏正靠在被子上端着碗喝糖水,炕沿的碗里是红枣。她现在已经知晓,可能是有身子了,见朱大夫有些羞涩。朱大夫看脸色后问道:“见红没?”杨氏摇头。朱大夫把着脉,问道:“上次月事啥时候,以往大概隔多久?”杨氏仔细回忆,说完盯着搭在腕上的手,又期待又紧张。朱大夫两只手都把完,笑道:“好事儿,现在还不显,过个一旬我再来。”“这几天累到了,好好歇着,先不吃药,走动注意些。”外间的老爷子听到声音,笑着抚须点头,惹得苏忞宇好奇,“太爷爷,我二婶病了吗?”苏婉将人抱起来,道:“可不能乱说,以后你要有弟弟或妹妹了。”老爷子交代重孙,“不能说出去,不然明年这个时候就做不成哥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