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大汗甚至王室的地位其实更像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物。
真正实际权力的是各部落的首领。
说白了,鞑靼执行的是君主议会制,而且议会的地位明显高于君主之上。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老汗王想要赶紧赎回心爱的小儿子时,因大皇子一派的阻拦,不得一拖再拖的原因。
如今各部落的首领对巴特拉吉越来越失望,尤其是他们已经接到各自部下有关大汗以&ldo;千金之子,坐不垂堂&rdo;的理由,不顾低迷的士气,坚决返回上京后,这种失望达到了顶端。
在大楚军又一次攻破一个部落,距离上京只有五百多里时,鞑靼十三大部落召开了议会。
最后,由大祭司、各部落首领、宗室成员和遗老们共同颁布了废除巴特拉吉汗位的神旨,并决定将巴特拉吉交由大楚皇帝来处罚。
因如今继位的大汗还没有选出来,只能由隐王,继续代行国事。
这些人自信的认为抓住了阿勒塔的痛处,他一定和他的先祖一样,为鞑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对不敢背叛。
却不知兔子急了也咬人,更何况阿勒塔是一条躲在暗处司机行动的毒蛇。
而秦妙虽然是巴特拉吉的可敦,却因为是大楚公主的缘故,只被囚禁在求凰宫,好吃好喝的供着。
要知道,鞑靼也有父死子继,兄终弟承的风俗,巴特拉吉死后,新上任的可汗完全可以接收这位美艳的大楚公主,继续与大楚联姻。
当然,即便秦妙不是可敦,不是大楚公主,只凭着她的美貌,也多得是人想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但秦妙却表现出了对巴特拉吉的深情不悔,在一个月黑风高夜,一把火烧了求凰宫。
据说那晚火光冲天,一身红衣的永和公主站在高高的屋顶上,高声唱着歌,然后纵身跳入火中。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第二十六章投降(一更)
巴特拉吉在亲卫的护送下低调的向上京行去,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临阵脱逃,有点儿丢鞑靼巴图鲁的脸。
但在得知父王和母后死之时,他就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要活着。
只要回了上京,他依旧是鞑靼大汗,打不过大楚投降就是了,反正历代大汗多多少少都会签订一次投降国书和议和条约,如今也不差他这一个,以后还不是该撕毁就撕毁!
而上京处,因为准备诱捕巴特拉吉,所以那道废除他汗位的协议,不过是通知了内部人士,还没有告知天下。
做梦都想着回到上京重整旗鼓的巴特拉吉,哪里知道,鞑靼的天变了。
不过,上京这边因为秦妙玩的一招,如今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他们真没有逼迫这祖宗啊,怎么就想不开心死了呢?
废了巴特拉吉,这事可以瞒,但永和公主自杀这事真心瞒不了,毕竟求凰宫的冲天火光使整个上京都被惊动了。
其中有没有大楚的探子,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还是主动承认来得好些。
所以当巴特拉吉紧赶慢赶回到上京时,见到的便是王宫外面挂起的白色丧幡!
巴特拉吉到底是按照正统王子培养的,政治觉悟自然不会少,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敏感。
在看见丧幡的那一刻,他的第一反应不是&ldo;谁死了&rdo;,而是&ldo;出事了&rdo;。
之后就要赶紧离开,可惜晚了。被早就埋伏好的鞑靼百余位巴图鲁围个正着时,巴特拉吉就知道,他被抛弃了,甚至还要定罪来消除大楚皇帝的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