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线…………………………………………
攻坚作战,尤其是攻击要塞区域的战斗,很明显依靠防御能力不怎么样的坦克来充当攻击箭头,无疑是自寻死路的事情。
但是,光是依靠防御能力不错的重型坦克以及重型突击炮,同样也是不实际的事情。
因为重型坦克没有迅速机动支援的能力。
张士心为此有点发愁,因为他知道,很多中型坦克都不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好选择。
t-5455以及59式很难在碉堡群中生存下来,侧后面的装甲防御能力太过薄弱了。
洛林40t……这个玩意就是挨揍的首选,没有之一。
t-44更加是想都不用想了……
看来只好选择那个了。
张士心将版面调整到e-50m上面。
虽然说e-50m的防护能力综合来说也不怎么样,但是这玩意的侧面以及后面的装甲防御起码能够抵挡一下轻型的战防炮之类的玩意。以上的那些中型坦克,恐怕连挡都挡不住。
为何要注重于侧后面的防御?
张士心也没有办法,因为根据他得到的情报,奥斯维尔帝国已经将相应区域改造成堡垒遍地的要塞区域,遇到明堡还好,毕竟还能呼叫火力支援。要是遇到暗堡而一些前方的坦克没有觉察而一下子冲过去了,这些坦克的侧后面必然会遇到敌人的攻击。
当然,暗堡一般塞不下口径太大的火炮,也是一个比较通用的道理,所以,有些时候,侧后面装甲防护厚一点,生存能力更好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要塞的攻坚战对与张士心来说,虽然不算太陌生,但是比起矿坑的那个伪要塞,张士心当然知道,接下来他面对的绝对不是轻松活儿。
e-50m的装甲防御能力是正面150mm30度……当然这个是游戏中的,这个装甲等效实际是不靠谱的事情,t34在游戏中击穿e-50m的首上,也是几率相当大的。
系统中的e-50m则是被修改了一下,车体正面装甲被修改成120mm30度,而侧面与后面则是被提升到90mm。
在理论上来说,e-50m的首上120mm30度在张士心眼中看来是坚不可摧的,毕竟装甲等效效应摆在那里。
同时,e-50m的侧后面装甲都有所增加,张士心不选择这个,那就有问题了。
张士心也知道,游戏中的数据是不靠谱,现实中的数据更加不靠谱,现实中所提出来的数据,e-50m的正面是80mm30度,这不是比黑豹ii更弱了?
那么作为黑豹ii的升级版,e-50m自然不会是这个数据了。
但是游戏中标着的150mm30度装甲,了解的人都清楚这个数据是哄人玩儿的,理论上的装甲等效比起鼠式还牛,但是鼠式打不穿,这货却别老穿,什么道理?
所以,系统还是调整了一个相当靠谱的数值。张士心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同时,因为侧后面的装甲厚度提升,所以e-50m的重量没有太大的变化。
e-50m的坦克炮自然是游戏中的那门顶级炮,张士心也没有太大的意见,只不过,炮塔的样式更加大,张士心知道,e-50m的炮塔被加大,主要是为了放置那门105mm的坦克炮。
事实上,哪怕是游戏中的e-50m炮塔也不能轻松塞得下105炮,所以,这样的改进是必然出现的事情。
张士心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意见,诚然,增加的空间让敌人击中的几率也相当大,但是他也有更多的空间来配置一些曰后会出现的配件。
e-50m装内衬装甲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内衬装甲的重量非常高,很多坦克实际上装内衬装甲,动都动不了,因为内衬装甲比起游戏中要重很多。很多坦克的悬挂系统都接受不了内衬装甲附加的重量。
要不然也不会有相对更轻型以及防护能力的外挂装甲出现了。
游戏中那种按照体型分重量的内衬装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情况。
因为内衬装甲不是单纯的内嵌装甲,而是在出厂之前就已经配备好的焊接内装甲板,所以,真正能装上内衬装甲的坦克战车寥寥无几。
e-50m的悬挂承重能力不错,张士心在下订单的时候,同样花费了一笔钱进行内衬装甲的安装。
当然不是选择全覆盖式,而是重点保护式。
另外,张士心将心思打在了一种坦克上面。
那就是喷火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