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明洪武元年 > 第80章 韩公子怎莫名消失(第1页)

第80章 韩公子怎莫名消失(第1页)

“对了,有容这孩子为了救母亲,不得不答应韩成的苛刻要求,我们下旨将有容许配给韩成的事,你切莫对外人提起,更不能让你母亲知道!”

“否则,我定饶不了你!”一直沉默的朱元璋突然开口,目光严厉地盯着朱棣,充满了警告之意。

“这件事我会妥善处理,绝不会让有容为难。”朱元璋看着朱棣,语气坚定。

朱棣有些困惑,不解地说:“二妹不是挺乐意的吗?怎么会有容为难呢?”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个敏感话题,便没再多言。他知道在这个时候,不该过多提及此事,否则恐怕会被父亲责罚。

“是,父皇,孩儿明白了,绝不多言。”朱棣站得笔直,严肃地表态。

见朱棣如此郑重,朱元璋的表情稍显缓和。“说到韩成,他来自未来,应该知晓许多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不仅仅是母亲的病情。你们有没有问他别的事?”

朱棣恍然大悟般地问起。在父亲和兄长面前,他从不设防,尤其在兄长面前更是如此。一想到这点,他就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朱元璋和朱标都陷入了沉思,脸色凝重。明朝不足三百年便灭亡,明末的混乱,祖宗留下的规矩被破坏得不成样子……朱标的遭遇更是让人痛心。这一切实在难以启齿。

朱元璋心情沉重,朱棣察觉到气氛不对劲,明白父兄一定探问过,且结果并不理想。

“父皇和大哥知道就好,不必告知我,我只是随便问问罢了。”朱棣急忙说道,不愿让兄长和父亲为难。

朱标瞥了眼朱元璋,开口道:“四弟,你向来小心谨慎,懂得守口如瓶。既然你已经知晓了最重要的秘密,其他的事告诉你也无妨,毕竟我们是一家人。”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但这事繁杂得很,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而且许多事听着都不太吉利。今日是中秋佳节,不适合谈论这些,免得坏了兴致。改日我自会详细告诉你。”

朱棣摇了摇头,“大哥无需多虑,父皇与诸位兄长的考量我能理解。若有需要我知道的,您只管说便是,反之则不必提及。”

朱标听罢,轻敲了一下朱棣额头,“你是我的亲弟,何须这般拘泥?”

站在一旁的朱元璋目睹这一幕,心中暗赞老四沉稳得体。将他封为燕王实乃明智之举,有他在,必能守住北疆,成为大明的屏障!

三人交谈片刻后,便回到了坤宁宫前。灯火映照下,太子妃吕氏凝视着三人归来,眼神中夹杂着几分疑惑与好奇。

她很想弄清楚刚才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又说了些什么。尽管她并不知情,却隐约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决心当晚回房后,一定要问问太子殿下。

她相信以太子对她的宠爱,定会如实相告。

朱元璋父子归来的那一刻,晚宴已近尾声。然而,朱元璋并未立刻宣布结束,而是笑着对众人道:“暂且莫急离席,还有烟火未观。今年工匠们精心制作了不少烟花,说是历年最佳之作。看过后再走不迟。”

谁料到中秋之夜竟还能欣赏到如此美景?现场不少人此前并不知情,此刻无不振奋起来,满心期待。

朱元璋见状,笑眯眯地命人去燃放烟花。往常朱标、朱棣以及朱樉等人最爱的就是这玩意儿,但今年三人都没兴趣前往。

三个人中,有两人仍被先前发生的事件深深震撼,难以自拔,而另一个则因遭受重击只能趴在地上无法起身。

豫王朱桂与其他几位皇子欢天喜地地去了某处。

马皇后大声叮嘱他们要多加小心。

那些没有参与的人远远避开,而那些参与的人,在放完烟火后必须迅速撤离,切勿滞留以免受伤。

坤宁宫前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与坤宁宫其乐融融、笑声不断的氛围截然不同,皇宫的厨房内气氛略显沉重。

御厨徐兴祖望着面前皇上赏赐的大明宝钞,心中满是沉重。

这并非因为他不喜欢宝钞,也不是觉得赏赐太少。

虽然相比以往,这次的赏赐确实不算多。

徐兴祖已混到这般地位,对这点金钱已不太在意。

他真正关心的,是这笔赏赐背后所象征的荣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