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夫人低声问:“兄长还不动手么?”
刘堂山缓缓放下碗筷,旁边的侍婢奉上茶水,湿布等,慢悠悠的收拾着。
赵德夫妇也放下碗筷,旁边的侍婢上前侍奉。
刘堂山捋着自己的胡子,待看到两人收拾的差不多,方道:“你们啊,急功近利。”
“原本不过升斗小民,就是因为尔等念着区区的配料方子,结果成了书堂院的学子,如今还是那位的学生弟子,有他在,有些手段就使不得。”
“若只是几个方子,几口面也就罢了,不过一时口舌之欲,可前些时日的牡丹鱼片就是上好的佳品,堪比当年之鹿鸣宴。”刘堂山不免缅怀。
鹿鸣宴,乃大乾朝廷荣宠新科进士的宴会,所宴都是大人物,宴上的吃食据说都是宫中御厨所作。
“兄长所言极是,虽说咱府上也学了些,然比起小栈里的手艺还是差了些。”赵夫人道。
“前日那什么阿大的不是说已经出师了?”赵德纳闷。
刘堂山哼声:“前日那小娘子又出了一道烤肉。”
烤肉?
赵德夫妇面面相觑。
烤肉有什么奇怪的?
刘堂山不用看就知道这对夫妻啥也不知道,兀自的咂摸了下嘴巴,唇齿之间好似还能感觉到那外焦里嫩,炭香交织,软糯可口,满口生香之感。
明明是烤肉,可怎么就让他这牙口也吃的流连忘返。
赵德夫妇见自家大哥(大舅哥)的神情就知道自己先前小瞧那名不见经传的烤肉了。
“还真是祖传的手艺?”赵德喃喃。
要不然这秘方菜品什么的怎么一个接着一个。
“所以,要慢,急什么。”刘堂山沉声。
“是。”赵德夫妇应声。
若是早知道她有这些东西,当时就不急着也要什么麻辣烫的方子了,结果现在麻辣烫的方子在他手里不错,她也不再用麻辣烫,可麻辣的味道早就已经风靡安城县,甚至听说旁的州县也已经有了。
正就是赵德懊恼的时候,又听着刘堂山道:“过几日侍郎家的独子要往这里游玩一番。”
赵德夫妇立刻双目泛光:“哥哥(大舅哥)要升官了?”
刘堂山嘴角掀起一抹得色,道:“若是得宜,不日便能升一升了。”
“太好了。”赵德夫妇欣喜不已。
“那小子也是个爱吃的。”刘堂山睇了眼。
赵德夫妇立刻明悟:“哥哥(大舅哥)放心。”
赵德又加了句:“妹婿也会告知黄家郎君。”
“他啊,可好些了?”刘堂山问。
赵德想到黄家郎君的模样,嘿笑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才多少时日~”
刘堂山幽声:“好生照顾着,终也是黄家的人。”
“是,妹婿懂。”
******
忙碌了一日总算是能歇下来的平安小栈。
账房内,借着勤工俭学名头的刘子瑜在忙着算账。
外院里伙计和厨房的师傅们说着话。
内院,隔着窗户看了眼守在门口的大黑,李清田拧着眉头坐到苏棠对面,一脸深沉:“不对劲,很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