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陈独秀 命运 > 第125章(第1页)

第125章(第1页)

国民党教育部长陈立夫审查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书稿时,说:&ldo;内容无大碍,&lso;小学&rso;两字不妥,容易和小学校混开来。

陈独秀听说后,生气地说:&ldo;陈立夫懂得什么?&lso;小学&rso;指声音训诂、说文考据,古来有之,两字一字也不能改。

国立编译馆见陈独秀不同意改,不敢印《小学识字教本》,只说筹集刻书费,但前后寄送的5000元预支钱也没有来要。

陈独秀对潘兰珍说:&ldo;书没有印,这5000元不能动。

春天,陈独秀血压病又加重了。

邓仲纯问:&ldo;要不要去重庆看看?&rdo;陈独秀摇摇头说:&ldo;不去了,好不了的。

杨鹏升邀他去成都,他嫌成都米贵。

当时杨鹏升一月开销500元。

陈独秀从案几上又找出一本《连语类编》递给邓仲纯说:&ldo;北大寄钱给我,我也没有什么报答,便将这本油印稿送给北大。

邓仲纯说:&ldo;我只喜欢看你的《实庵自传》,写得真好。

1938年,陈独秀到武汉,《宇宙风》编辑陶亢德还找到他,到江津后,陶亢德、汪孟邹还催过。

陈独秀答应写完《小学识字教本》,再写《实庵自传》。

他认为,&ldo;学者以文立身,《小学识字教本》是学理研究,对中国文字学意义大,可以流传下去&rdo;。

2月中旬,歙县许际唐的儿子许伯龙律师来汪孟邹处坐。

他手上有30幅左右宋、元、明洋庄画,想带到美国卖,作孩子留学费用。

汪孟邹2月25日代他写信问胡适美国行情,顺便说,今年已63岁的陈独秀自入四川后,患高血压症,医生说,&ldo;四川地太高,移地较好&rdo;。

陈独秀老而多病,还要带病工作,近著《小学识字课本》,售稿于国立编译馆,以资生活。

这次,汪孟邹没有提胡适帮陈独秀去美国的事,但告诉他陈独秀住在川东江津县黄荆街83号。

战后世界大势(1)

1941年3月,陈独秀收到一张5000元汇票,是朱家骅托张国焘转寄的。

潘兰珍高兴地伸出一个大拇指和一个小拇指说:&ldo;这下好了,张先生寄来5000元,杨鹏升寄来1000元。

陈独秀说:&ldo;鹏升寄来1000元,没有提何事用,不能动它。

朱家骅这5000元不能要。

他给张国焘写短函说&ldo;却之不能,受之有愧,以后万为我辞&rdo;,将款退了回去。

这时高语罕来坐,潘兰珍抱怨陈独秀退款。

高语罕站在潘兰珍一边说:&ldo;仲甫到老还是犟脾气,死要面子。

一日,罗宗文县长来坐,他想要陈独秀的字。

&ldo;听说你送了不少对联给别人,村民盖房,你也送了字,你也送一幅给我吧?&rdo;陈独秀想了一想,写了一个条幅。

上书:&ldo;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说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