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将就蜀道,欢聚忘百罹。
大姐来后,陈独秀又寄信给陈松年,叫他先去重庆。
将大姐一家安排走了以后,7月2日,陈独秀、潘兰珍及包惠僧、夏松云夫妇登上了&ldo;中、中、交、农&rdo;四行包的专轮直接去了重庆。
估计陈松年已达重庆,陈独秀没有在宜昌停留。
当时下船换船票,十分麻烦。
和陈独秀夫妇同船的,还有郑学稼、胡秋原夫人及其母亲等。
船到重庆,陈松年一家已到,住绣壁街。
陈独秀、潘兰珍暂住禁烟委员会主任李仲公办事处。
在重庆,《新民报》、《新蜀报》张恨水、张慧剑等人为陈独秀接风洗尘。
陈独秀很少吃菜,张恨水问他:&ldo;吃辣菜,习惯么?&rdo;陈独秀笑着说:&ldo;可以,还可以。
张恨水四十三、四岁,脑门宽阔、头发后梳,五官匀称。
他的祖籍是安庆潜山,与怀宁接壤。
在金陵狱中,陈独秀读过张恨水的《啼笑姻缘》。
《时事新报》请陈独秀为主笔,一篇稿子三、四十元。
为了生活,陈独秀便隔几日写一篇文章,或应邀演讲。
7月14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邀请他去演讲,他把四川军队歌颂了一番,并劝四川同胞戒掉鸦片。
从李仲公处,陈独秀发现四川人好吃鸦片烟。
北大的老朋友沈尹默来看他。
见陈独秀身心憔悴,沈尹默作了一首诗赠他:&ldo;声名晦已久,不挂齿颊间。
时乘逐入市,曲尽宜归山。
陈独秀作诗和之,末四句云:&ldo;但使意无违,王乔勿久待;俯仰无愧怍,何用无吝悔。
见到&ldo;俯仰无愧怍&rdo;句,沈尹默心里&ldo;咯噔&rdo;了一下,使他想起当年和汤尔和等人怂恿蔡元培撤销陈独秀文科学长的事。
一日,陈松年对父亲说,在从宜昌到重庆的船上,葛康俞说他舅舅在江津,看看我们能不能到江津去住。
陈独秀说:&ldo;试试吧。
几天后,邓仲纯到上石板街15号通源公司大资本家黄某家找到陈独秀。
邓仲纯就是陈独秀留学日本时的朋友邓初,即邓以蛰的二哥,在江津开了一家医院。
谈话中,邓仲纯邀请陈独秀到江津去。
他说:&ldo;江津是小城,比重庆凉快,目标小,敌机袭击也少,江津白沙镇驻进了不少国民党大机关。
不少人还经常提到你。
陈独秀一听,兴趣大增。
江津到重庆去,120里水路,坐船半天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