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看两千字很快,约莫八分钟的时间可以看完,但再加上她批阅的时间,怎么着,平均一下事态轻重、需要费神的程度,一封奏折也得在十分钟以上吧。
而且,有了重要的奏折,她不得把写这奏折的人和朝中的肱骨大臣叫进宫来议事讨论?
当然,也不是每封奏折都这么多字。
可是她一个人,一天要批多少奏折啊!当然是能少一点就少一点。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重点概括的,现代还有一个知名词汇叫做:新闻越短事越大。
她若是不能穿越回现代,要一直在这大慕当个皇帝,她非常、肯定、绝对不愿意每天花上起码六个小时的时间去批奏折!
加上还要和朝臣议事,她若是有了后宫(咳咳,臆想一下),每天996、007都不足以形容她的辛劳。
当皇帝当的这么苦逼,人干事?
而显然,如今刚开始“考试”的群臣是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的。
只有之前代批过奏折的摄政王、还有几位内阁大臣稍微知道一点这工作的量。
但是大部分群臣是不知道的,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权限,敢对奏折中的重大事件指手画脚。
依着慕姝的要求,他们一要写下自己对奏疏所呈事宜的见解,二要进行“缩写”。
都不是容易事。
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并且习惯了辞藻华丽的大臣,在进行缩写的工作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该说不说朝中大臣是多么的文采斐然、才高八斗。
他们看着看着,就觉得,同僚这么优美的语句、这么精辟的词藻、这么华丽的如行云流水甚至想要收藏的见解。
很多句子,都可以删,但又舍不得删。
而对于真正在写重要事件的奏折,更是觉得确实都很重要啊!
难道对于重要的事件,他们都不需要抒发一些自己的见解吗?
不需要呈上一些经过他们思考的建议吗?
正当众人在心里吐槽时,,女帝似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冷冷的声音自满殿的寂静中响起:“真有呈上重要事宜,朕再强调一遍,就在奏折开头先把事情给朕简明扼要地说清楚了,众爱卿的私人见解便写在后面,你们要写多长写多长,朕会酌情批阅。”
嘻嘻,这样要不要看就是看她心情了。
这些大臣也不想想,真有什么重要事情,是一个大臣的奏折就可以解决了的?
不得拿到这紫宸殿上来众人讨论、集思广益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