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联合国的希望使它加速了裁军和削减军事预算的行动。由于对世界形势的认识,目光短浅的政治家们曾断言,美国垄断了原子弹就意味着常规武器可能受到轻视。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嘲弄了这种观点。与此同时,苏联却显示出准备利用战后的有利时机扩张边界和决心使它的邻国‐‐共产党执政和同情苏联的国家成为它的&ldo;友邦&rdo;。诸如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东德、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变成了苏联的卫星国。诚如丘吉尔所说,一道&ldo;铁幕&rdo;已在欧洲落下。
一、重建美国防御
伴随裁军而来的是要求重新考虑美国国防建设的呼声。军界领袖人物一方面鼓吹军种的联合,另一方面又提倡军种的进一步分工。与此同时,和平时期军费的紧缩又导致了各军种都想得到比额定数量更多的费用。
空军领导人确信,他们已经赢得了脱离陆军而独立存在的权利。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谋长联席会议里有他们的代表‐‐阿诺德上将。对德国、日本实施的战略轰炸(包括投掷原子弹)事实上是空军独立完成的。
推动军种联合的要求是基于避免浪费、重复和作战时发生彼此观点分岐的可能。联合指挥的实用性已在近期太平洋地区战争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实。在尼米兹将军的全权指挥下太平洋地区的各军种进行了有效的协同。
各军种都一致认为,苏联或受苏联影响的某个卫星国很可能‐‐其实是唯一的可能‐‐成为对手。但是,对付威胁的战略决策却有分岐。在那场呼声甚高的关于所谓1945-1947年的联合作战的讨论中,空军的支持者们是极其坦率的,他们的意见成了报纸上的主要新闻。但总的说来,还是海军部长詹姆斯&iddot;v&iddot;福里斯特尔提出的观点比较有说服力。
空军确信原子弹的威慑力和战略轰炸效果的威慑作用。他们希望承担起海军在国防前线的传统角色,尽管他们的计划几乎都是进攻性或至少是报复性的。他们寄希望于b-36轰炸机,他们说这种轰炸机能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投掷原子弹。在他们看来,美国国防经费的主要款项应当用于空军,而相应裁减其他军种的费用。
一些空军的支持者极力寻求控制所有的飞机,而不管它们的用途如何。这些人提出了一种幼稚的奇想:每个军种应该掌握自己使用的所有武器,空军控制所有的飞机,陆军控制所有的地面部队,海军控制所有的舰艇。因为苏联在那时还没有舰队可言,他们建议大幅度地削减海军。
依靠空军通过战略轰炸去赢得下一场战争的观点使公众感到兴奋,也使海军统帅们感到震惊。某些民众持有这种观点:原子弹和投掷原子弹的重型轰炸机已使其他的武器过时。他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外交照会对于解决某些国际争端是无能为力的,而使用原子弹实施毁灭性打击对于解决大多数国际争端又过激了。
福里斯特尔指出,战略轰炸,不论使用原子弹与否,都不能赢得一场大的战争,特别是与一个大陆强国交战时。只要你想占领某一地区,那么,迟早要动用陆军。要将这些陆军部队运送到战场,还要保持供给。这两项任务都要使用海军。福里斯特尔还指出,被称之为&ldo;大规模报复&rdo;的理论缺乏灵活的原则。他担心万一空军制胜论的观点一旦占了上风,美国将对欧洲大陆边缘国家时而发生的政变失去反应能力。
海军领导人指出,某些人所鼓吹的以武器及其作用为划分尺度的僵化观点将使海军无法履行它的使命。海军需要成倍地扩大,既或是空军的极端观点占了上风,两种军事力量要归其它军种指挥,至少也要与之相适应地发展。海军需要一支空中力量,它要在海军的指挥下用于支援海军遂行任务。另一个需求是有一支高速机动部队,按照海陆作战的要求训练,使之能够夺取、保护和守卫海军作战需要的基地,并且保卫美国人在世界动乱地区的生命和利益。就这一点而言,海军陆战队早已建立起来,它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美国传统的一部分。
福里斯特尔反对陆军提出的只设一位参谋长的观点。因为如果这位参谋长是一位过分吹嘘自己得意的战争理论的人,这对美国应付挑战的能力不利。他指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指挥作战中的卓著功绩,并且力主保留这个建制。
因为各军种的人可能涉嫌偏袒自己的军种,福里斯特尔指定了以费迪南德&iddot;埃伯斯塔特为首的文职委员会来研究国防问题,这种方法使福里斯特尔避免了批评。这个委员会所做的研究结果是有说服力的。按照1947年《国家安全法》建立的国家军事机构,它的组织原则就是以埃伯斯塔特的报告为基础的。国防部长,是总统顾问团的成员,他领导国家军事机构。军事机构由海军部、陆军部和空军部组成,他们的部长不是顾问团的成员。
参谋长联席会议依旧保持着对作战的指挥权。海军不仅保留了自己的舰载机而且也保留了陆基的侦察机联队。规模有限的海军陆战队也有自己的航空兵联队。陆军还是保持着既往的传统作用。海军部长福里斯特尔成为国防部第一任部长并且准备依法施政,这些规章条文曾受到极端分子的极力否定,尽管如此,福里斯特尔还是据理将其维护下来。根据1949年的《国防重建法》,国家军事机构被一个正式的行政机构所取代,这就是国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