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嘉庆 之变 > 第63章 宗室改革(第1页)

第63章 宗室改革(第1页)

七月廿五的宗人府银安殿飘着溽暑潮气,廊下铜缸里的睡莲耷拉着花瓣,却盖不住殿内此起彼伏的算筹碰撞声。宗人府丞奕颢的手指划过《闲散宗室生计数据册》,见“永璇支系绵懋”一栏用朱笔标着“垦殖积分一百二十、商税积分八十”,在泛黄的册页上格外刺眼——这是自去年宗人府并入数据房监管后,首个突破“百积分”的宗室子弟。

“大人,数据房算学吏来核册了。”笔帖式捧着新制的“积分换算筹”进门,三十六根枣木筹上分别刻着“耕”“商”“学”等徽记,末端标着对应的爵级换算值。奕颢望着殿角新增的“积分-爵级换算表”,鎏金底板上的算筹纹路与《皇舆全览图·数据版》的经纬线暗合,忽然想起三年前嘉庆帝在乾清宫说的话:“宗室的铁帽子,今后要换成数据房的算筹帽。”

算学吏陈垣展开《宗室生计分类数据图》,用算筹指着“永璇府”所在的蓝色区块:“绵懋阿哥在热河垦荒二十顷,按《八旗垦殖积分则例》,每亩旱田年积四分,”他敲了敲代表“商税”的红色筹,“又在张家口开茶栈,年纳税银八十两,按‘商税一两抵积分一’的新规,恰合八十积分。”殿外忽然传来争执声,世袭奉恩将军永诚的管家正拽着算学吏的衣袖:“我家主子的鞍马费该折多少积分?”陈垣冷笑一声,翻开《旧特权数据折抵表》:“乾隆朝的‘鞍马银’已折入‘从军积分’,贵府去年无人入伍,自然无分——”他指了指换算表上的灰色区域,“若再纠缠,便按‘隐匿生计数据罪’论处。”

酉初刻,绵懋的青衫沾着草屑,却执意不肯换官服,跟着算学吏走进银安殿。他腰间挂着的“垦殖积分牌”还沾着热河的沙土,牌面“一百二十”的数字在烛火下泛着温润光泽——这是他亲手在荒地上刨出来的功名。“绵懋,”奕颢展开黄绫册页,“按《宗室数据考核章程》,垦殖积分满百可请封男爵,”他的目光扫过“旧爵级对应表”上的空白处,那里曾是“世袭罔替”的铁律,“你是宗室中第一个不靠祖荫、全凭积分获封的,可知这意味着什么?”绵懋摸了摸袖口的垦殖补丁,想起在热河手把手教庄头用《数据房土壤肥力速算表》的场景:“意味着今后宗室的爵级,要像算筹一样,一根一根码出来。”他忽然取出怀里的《生计数据册》,翻到“改良青稞亩产”那页,上面盖着数据房的“实效核验印”,“侄儿只是想试试,老祖宗的田,能不能用新算筹来种。”

后堂传来瓷器碎裂声,永诚的红珊瑚顶戴滚落在地,他瞪着手中的《闲散宗室待遇调整表》,上面“年俸折积分”的条款像把钢刀:“我永诚府世袭五代的奉恩将军,难道要和种地的黄带子平起平坐?”奕颢望着他胸前褪色的补子,忽然想起三年前清查宗室人口时,永诚府竟有十七人虚报“病弱”吃空饷——那些名字,此刻都在数据房的“失信名单”上泛着墨斑。“平起平坐?”陈垣甩出《宗室职业分布热力图》,红色区块代表“从军”,蓝色是“从耕”,绵懋所在的热河正是最亮的蓝点,“贵府占着京畿良田二十顷,却让庄头虚报‘盐碱地’免赋,”他指了指图上永诚府的灰色标记,“数据房的‘土壤肥力核验法’,连地下三尺的墒情都算得清——”忽然提高声调,“若再敢隐瞒田产,积分扣光事小,按《数据治吏条例》,可是要去盛京守皇陵的。”

戌初刻的紫禁城飘起急雨,嘉庆帝望着宗人府送来的《绵懋积分晋封疏》,指尖划过“垦殖积分一百二十”的批注,忽然想起皇父乾隆帝在《宗室训》里写的“亲亲之谊,莫重于爵”。案头《积分-爵级换算表》的末页,“铁帽子王”对应的积分线被红笔圈住——那是留给有功宗亲的新门槛。“传旨,”他提笔在疏上钤印,“着绵懋晋封三等男爵,准用‘数据先锋’爵章,”目光扫过“旧贵族特权废止条款”,“今后宗室袭爵,须凭《生计数据册》核分,即便是亲王嫡子,积分不足者亦降爵——”忽然冷笑,“让那些躺在祖荫上的,瞧瞧‘铁帽子’是怎么被算筹敲开的。”

雨幕中的宗人府亮起灯烛,算学吏们正在连夜赶制新的《宗室数据黄册》,绵懋的名字被用金粉写在“耕读传家”一栏,旁边配着他在热河垦荒的微缩数据图。而永诚府的黄册页角,正被贴上“积分整改”的黄牌——这是数据房新创的“光谱警示”,让每个宗室的兴衰,都在算筹的刻度上一目了然。

当第一声更鼓响起,绵懋站在宗人府门口,望着雨丝中的“积分-爵级换算表”,忽然摸出怀里的《垦殖数据手册》,上面记着热河每块田地的“肥力指数”与“灌溉率”。他知道,从今天起,宗室的命运不再系于黄带子,而系于数据房的算筹——那些横平竖直的数字,终将在天潢贵胄的血脉里,种下新的根苗。

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雨水顺着“数据治世”的匾额流淌,将“宗室数据化”的诏命,酿成了落在历史绢帛上的墨痕。而在千里外的热河,绵懋的垦殖队正借着月光丈量土地,他们腰间的积分牌与算筹袋相撞,发出清越的响声——这是旧贵族的丧钟,更是新数据宗室的晨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