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怎么证明?
为什么就不能等于四,等于五,这是谁定义的?
为什么这么定义?
(ps:一加二,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的,王元证明的(2+3)和(1+4),潘承洞证明了(1+5),至于一加一,这个还在证……)
其实利玛窦想多了,余令的水平也只能算这些。
如果把四边形多画几条线,然后证明其中一个角,余令就完蛋。
余令的阶段只存在能看懂。
余令也不是特别的爱数学,他只是学的多而已。
利玛窦其实找错了人,他应该去找钦天监看黄道的那群人。
他们会算,他们才是真正的算数高手。
可若是这群人出来,一本《几何原本》真的算不得什么。
在他们面前,利玛窦连个小学生都算不上。
(ps:《五纪》论‘日月循黄道,南至牵牛,北至东井,率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也。)
“小哥大才,若对算术有兴趣可来驸马大街寻我,我定会扫榻以待!”
余令想都没想直接拒绝道:
“不好意思,我没兴趣,我的兴趣是练武、科举,你这一道你慢慢的钻研吧!”
利玛窦失望的离开,在走出余家院子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一个大明的孩子都懂这么多,那这样的大明是值得学习的。
利玛窦走了,余员外走了了出来,轻声道:
“孩子你不喜欢他?”
“老爹,我为什么要喜欢他?”
“我听说他和很多官员走的很近,经常出入勋贵之家,已经在驸马街建造了一个不小的寺庙,很厉害的一个人!”
“那我改日去看看?”
余员外笑了笑:“看看也是好的,听很多人说他供奉的神很灵验!”
余令也想知道这个利玛窦到底在大明收集到了多少东西,点了点头道:
“好,我去拜拜。”
“今天在家好好的,我去买点东西,你要去看你那哥哥,光买鞋子衣服肯定是不够的的,他在宫里。。。。。”
“别看宫里清静,但宫里和这外面一样,也都是人情礼物,他比你大不了多少,小孩子肯定会受人欺负。”
“我去换点银豆子给你,你碰到了偷偷的给他,遇到些什么事儿,一个银豆子,比磨破嘴皮子都好使。”
余员外轻轻的说着,余令默默的听着,鼻子酸酸的。
余员外的好是润物细无声的好,他总是在后面默默的付出着。
他常说将心比心。。。。。。
(《明实录》是明朝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明朝崇祯之前历代皇帝的历史,原本一共有十三箱,可以理解为大明的硬盘。
抗战运往美国,现在不全了,这本书非常重要,是被摸黑,还是被人改史,它就是最原始的数据,
据说美国将原本归还给台湾,但那时候的太晚和日本关系好,所以。。。。。。唉
红格本《明实录》的被某个人送给美国,日本一个团队抄到手抽经,这本书为哈佛培养出了三代明史专家。
关于这段历史,我不敢去评论某个人的行为是对是错,因为在我国当时的那个环境,估计留在我国也很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