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的人走了,可宴会还在继续。
底下的结束了,在其他人羡慕的眼神中,观景楼三楼的紧随其后地开始了。
能上三楼的寥寥无几,也就七八人而已。
这些人也就王秀才看着年长一些,其余的都很年轻。
别看卢国霦有了儿子卢象升,开口闭口必谈老夫。
但看他的面相,他的年岁绝对不超过三十,说不定连二十五都不到。
厨娘也自称老妇,其实真的一点都不老。
大人上去了,小的自然要留下。
像余令,卢象升这样的小喽喽自然是没有资格上三楼的。
几个小子二楼单开一桌,几个不说话的内侍给两人端来的糕点。
可能上面的人觉得光吃糕点有点噎,还贴心的准备了饮品。
余令嗅着香气扑鼻的饮品迟迟不肯下嘴。
见余令皱着眉头,卢象升忍不住道:
“这是渴水,是用各种水果熬制成的,市面上几乎见不到,不是味道不好,而是太贵了,百姓们买不起!”
(ps:渴水,就是明朝的浓缩果汁,在《本草纲目》,《农政全书》中均有记载)
余力轻轻的抿了一口。
有西瓜的味道,还有梅子的酸味,香气扑鼻的应该是桂花,作为点缀的是薄荷。
卖相超级好,器皿也非常精美。
余令打量是因为他没想到老祖宗们在这个时候都喝上了饮料。
这一次的糕点余令也很满意,但这种满意也是能吃而已。
糕点是咸的,盐味刚好,不像早间的那般齁甜。
吞下嘴里的糕点,余令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你知道的可真多!”
面对余令的夸赞卢象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只是笑,并未接余令的话茬。
他实在害怕余令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
这个余令太能说了,比自己家里的两个弟弟加在一起还能说。
问的问题比自己两个弟弟的问题还多,还幼稚。
早熟的卢象升认为老气横秋的余令是装出来的。
一点都不懂什么是“君子要讷于言敏于行”!
望着一边吃糕点一边看书的余令卢象升很羡慕。
羡慕余令有六本他都没有的书,羡慕余令能得赏赐。
卢象升不是羡慕这六本书。
在发达的宜兴,自己卢家可是“茗岭卢氏”。
一百两银子一刀纸他都用不完,出自大宋年间上好纸张印刷的书籍他都有。
光是孤本书籍他的书房就有数百本。
他卢象升可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孩子。
祖先卢湛在南宋的时候在宜兴做县令,他的母亲是南康知县李季玉之女。
他卢象升不说是官宦之家,那也是顶端的乡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