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太感谢姑父了,我还想请教一个问题,你们的冷饮是怎么送货的。”
“那个简单,量大的,我们用三轮车送货的,一般的个人他们自己来取。”
“那我将来也想买一辆三轮车,如果有适用的汽车也可以,麻烦姑父平时给我踅摸着。”
“可以,反正你现在又不急着用,以后我给你留心着。”
事情落实以后,王鹏就告别众人,坐公交回了家。
买院子、盖冷库,搞冷饮批发是王鹏谋划的第一个项目。
前世的时候,自己的大姐就是从卖冷饮、瓜子开始做小生意的,属于村子里第一批开始做小买卖的一批人。
不过,由于格局的问题,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也就是挣了点辛苦钱。
虽然起步早,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应了那句。“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话语。
重生以来,王鹏也想过好多发家致富的办法,他知道后世各阶段存在的风口,但是,手中没有资源他也无法一飞冲天。
为此,他费尽心思。
他知道随着改革开发以后,国价的经济将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带来的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的物资匮乏状态。这时候的人只要手中有资源,自己有胆子,一点儿也不愁挣钱的机会。
即使是卖茶叶蛋、煎饼果子、烤红薯都能挣个万元户。
好在老天的眷顾,让他在一念之善下,与蔡晓华产生了交集,傍上了蔡光启这个供销社主任的大腿。
因此,他有意无意之间经营着他们之间的关系,现在看来处的还比较融洽,而且连带的将王红兵、张凤兰都纳入了自己的小圈子。
但是,别人的资源仍然是别人的,即使人家让你用,也就是一回两回的事情,用的多了,没有相互利益的输出,时间长了也就淡了。
王鹏知道最终一切还得靠自己。
因此,他一直没有放松自己实力的提升,他尽可能地利用现在的热乎劲儿,为知己创造今后发展的条件。
包括买房子、买邮票、买冷冻设备,将小龙拉入自己的圈子,让他参与一些必要的活动。
他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自己今后的发展。
同样的,盖冷库,做冷饮批发,都是谋划中的一部分,他准备将这件事情交给姐姐,让她们一家将这件事情给操持起来。
王鹏回到村里便直接到了大姐家,和大姐他们做了一席的长谈。
“姐,我在街里买了个院子。”
王鹏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就扔了个王炸。
“嗯?”
姐姐正在忙着给小外甥喂奶,没有在意他说的话,过了很长一会儿,见王鹏看她眼神不对,才又问道。
“小鹏,你说甚?”
“我说我在街里买了座院子。”
“什么院子?”
“就是开药铺的岳奶奶哪一家得院子。”
“什么,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