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我说,咱们村里,不是有几口老井吗?
虽然平日里用得少,但水肯定干净,
咱们可以根据自家情况,看那样更方便,
到时候,谁家用的是河水,谁家用的是井水,
看看果苗的长势,再进一步分析,如何?”
村长、老族长、以及村民们都兴奋地应道:“好!”
说干就干,大伙纷纷回家拿来水桶,
在王翠妞的带领下,
分别从井里、河里、打水浇灌果树苗。
一勺勺浇下去,像是给干涸的大地,注入了乳汁。
王翠妞一边浇水,一边叮嘱:
“大伙浇水的时候,慢一点,
让水慢慢渗下去,别把苗子冲倒了。”
解决了水源问题,
王翠妞又开始琢磨,栽种技术的优化。
她发现,有些村民,为了让果树苗长得快,
施肥过量,导致根部被灼伤。
于是,她召集大伙,再次强调:
“施肥可得讲究,不能一股脑地往上堆,
得看苗子的大小、土壤的肥力。
像现在这刚发芽的苗子,一次只能施一点点薄肥,
最好是,用咱们自家沤的农家肥,
温和又营养适度。”
说着,她拿起一把小铲子,
在苗子根部的周围,浅浅地挖个小坑,
把肥料均匀地撒进去,再轻轻盖上土,
进行示范,手把手的耐心说教。
村民们认真学着,眼中满是信任,
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村里的孩子们调皮,在果树苗地里追逐玩耍,
不小心踩坏了不少苗子。
王翠妞得知后,并没有生气,
而是想出了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