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 第29章 > 第388章(第2页)

第388章(第2页)

董鄂瑾也觉得如此。

太子被废,与其片面的说是他处理不好一切,行为荒唐,做人失败,倒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

只要皇上还健在,储君年岁又不小了,便难免会相互猜忌。

尤其太子太不会处理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

可即使他是一个如八爷那般圆滑的人,或是如四爷这般沉稳的人,一旦成为储君,敌对性仍不可改变,也许还会出现新的问题。

清初时,清太祖授予八子侄共治后金国政的制度。而此时正处于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向中央集权过渡时期,预立储君,包括皇帝、满洲贵族和储君本人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

历史必然是其一,太子又无能荒唐,也难怪会再次被废了。

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处理好和众皇子之间的矛盾。

明朝诸王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清朝诸王内襄政本、外领师干,觉得这样太子与皇子便发生矛盾。

到了康熙爷这儿,他的本意是培养教育皇子,却使他们增长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欲望。

可这不是依照康熙爷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由皇太子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诸皇子成人之后,赐封世爵,分拨人口,建立府第,设置官署,对内临政,对外领兵,各自所属人员又各庇护其主,便纠集成党羽。

这本身就容易与皇权产生某种矛盾。

如果设立皇太子,其地位高于诸王,近于皇帝,又必然为诸皇子所不容,使矛盾更趋复杂。

皇上两立两废皇太子,既是皇帝与储君矛盾,也是太子与皇子们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

何况太子甚为跋扈,常常以权欺压兄弟们,权势上轻蔑,人情上冷漠,差事上还占便宜……他会有今日,也是活该,被关得一点儿都不亏。

再加上无法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

想是康熙爷也是自我斗争了许久,不料,思之久远,却事与愿违。

这不是康熙爷的无能,而是皇位继承制结下的苦果。

不然,后面的雍正皇帝也不会设立“秘密建储制”了。

只可惜……

哪怕是后来雍正皇帝的“秘密建储制”、慈禧太后的“懿旨立储制”,都不能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

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3岁的宣统继承皇位,说明清朝已经走进“家天下”的死胡同。

以民主共和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才是历史之趋势、世界之潮流、时代之必然、民众之所望。

好在她也不用亲受这几百年的煎熬,只要陪九爷渡过这夺嫡的难关,便算是成功了。

只是……

原先她心里是一直都想着回现代的,如今有儿有女,这想法便淡了。

反而觉得能在此长长久久的活下去,陪着亲人渡过余生才是她心中所向往的。

但看系统君那意思,她好像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必须要回到现代,似乎如今遇到九爷,和他相伴一生,也是因为前世尘缘未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