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将军知道继续留下是自讨没趣,一声不响地就起身离开了,他们也觉得营帐中气氛压抑,在他们走出营帐看到士兵们困惑的脸庞时,心中更是觉得愧疚。秦朋良气急,却碍着君长夜的身份不能做任何小动作,只好惺惺回去。
在秦朋良回到自己营帐中不久后,有士兵送饭过来,但来人一进营帐中便说道:“秦大人,您用了小的的计策,怎么不和小的说一声呢?”
秦朋良抬头一看,不正是令狐弘亦吗?他讪讪笑笑,被人戳破这层窗户纸他多少还是有点尴尬的,可连忙转口说道:“你不是说,你在文光镇住过一段时间吗?如果是被当成敌军的细作,那又该如何是好?”
令狐弘亦在心底骂了一句老狐狸,脸上却没有半丝不满,反而笑容满面,嘴里念叨着:“小的多谢秦大人,多谢多谢。”
“好了好了。”秦朋良摆摆手,催促道,“没什么事你就走吧。”
“难道不是要去文光镇吗?小的愿意带路,那一带小的熟路。”令狐弘亦赶忙说道。
“不必了,将军不同意这计策。”秦朋良冷哼一声,不由就带出了几分情绪来。
“将军不同意?难道……”令狐弘亦面色微微变化,佯装揣测道,“难道将军是怕大人您献计立功,被皇上重用吗?”
秦朋良一直以来碌碌无为,要不是他能说会道为自己争取了这次做监军的机会,他不知道他还要再蛰伏几年。
思来想去,秦朋良都认为,这很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机遇,他绝对不能因为君长夜就放弃。
秦朋良瞄了一眼令狐弘亦,蓦地说道:“你,当真愿意带路?”
令狐弘亦立刻说道:“小的愿意。”
“好!”秦朋良哼笑一声,“他君长夜以为我没了他就没有办法了吗?过了正午,你在军营外等候,我会派人跟你一起去文光镇。”
“是,小的领命。”
令狐弘亦离开秦朋良的营帐之后没有立刻去找君长夜,而是直接回到了他和其他士兵一起居住的营帐中。
没一会儿,令狐弘亦果然在附近寻到了几个可疑的人物,不由在心中冷笑,这秦朋良还派人来监视他,真是个没脑子的。他的那些心思早就被人看穿了,难道还需要去通风报信吗?
正午时分,令狐弘亦顶着个大太阳在军营不远处等秦朋良的人,还真别说,正午刚过就有一小队人马溜了出来。他大致数了一下,大概有七八十人。
领头的见到令狐弘亦,含蓄地问道:“是要去镇上吗?”
“大哥可是秦大人派来的?”令狐弘亦心底冷笑,转过身来恭恭敬敬地抱拳问道。
“既然是自家兄弟就没有什么好多说的了,快走吧,大人还等着我们的消息。”
令狐弘亦故作不敢抗命,马不停蹄地就抄小路带着秦朋良的人往文光镇的方向去。
在暗处,一道身影往回向着军营处的方向去了。
在整理军中名单的君长夜听见有人进来,也没转过身,直截了当地问道:“走了?”
“刚离开。”莫寒回答道。
“去,把这些人给清点一遍。”把名单交到莫寒手里,君长夜命令道。
“是,属下这就去。”莫寒领命后,连忙就从帐中退了出去。
秦朋良与其说是太子的眼线,不如说是君宏坤的布防。他在军中不可能连一个帮手都没有,此时他自作聪明,以为有手头可以调动的兵马就不用经过君长夜的同意也能搞定文光镇的事情,却没想到,这样做偏偏暴露了他自己。
君长夜把希望寄托于令狐弘亦身上,他倒是不担心文光镇的人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受伤,因为令狐弘亦的一身正气让他可以相信,况且,文光镇的百姓就是天苍国的百姓,令狐弘亦绝不会容许天苍国的人民受到半分迫,害。
第二天白日,令狐弘亦和七八十名士兵就带着文光镇的百姓们回到了军营中,他们中无论青壮年还是老弱妇孺都被绳子紧紧困住,连一点自由都没有。
听到消息的君长夜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军营门口,文光镇虽然只有二三十口人,但这些人来历不明,军中也不可能放他们进来。
士兵们在周围观望着,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等君长夜一来,便纷纷自觉散开,眼中却多是疑惑。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君长夜怒火满满地质问道。
“大将军,我等是奉秦大人之命行事,请大将军莫怪罪。”领头的男人看似有几分恭敬,可眼中的信息分明在表示:我就这么干了,你能拿我怎么样吧?
一听是秦朋良做的事情,君长夜的语气更加生硬,指着一干老弱妇孺问道:“这是文光镇的百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