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可我却高兴不起来 > 第472章(第2页)

第472章(第2页)

我笑道:&ldo;谁知道呢?反正史书上是这样写的,历代读书人也就这么信了。毕竟武姜只剩了这一个儿子可以依靠,还是春秋一霸,也许她是真的悔悟了。&rdo;

芳馨许久没有说话,手中的纨扇也停了下来。珠帘低垂,日光如烟如雾,星星点点的落在簟上,身上竟隐隐有了汗意,我不觉张开眼睛:&ldo;姑姑?&rdo;芳馨惊醒,忙又动了起来。我笑道,&ldo;姑姑似乎很有心得。&rdo;

芳馨的脸一红:&ldo;奴婢有个不好的念头,不说也罢。&rdo;

我笑道:&ldo;姑姑不说,怎么知道这个念头是好还是不好?&rdo;

芳馨细细想了片刻,似在罗织语言:&ldo;都说是母子天性,武姜却偏偏帮小儿子杀大儿子,可见她心中是极其厌恶郑庄公。虽然最后与郑庄公和好,恐怕只是迫于形势。既然情势威逼可以换来所谓的母子亲情,那么权位、金钱,也是可以的吧。&rdo;

我静静回味片刻,叹道:&ldo;孝悌之情乃圣王治理天下的根本,姑姑小心祸从口出。&rdo;

芳馨立刻心领神会:&ldo;是。那么窦皇后又是谁?&rdo;

我续道:&ldo;窦皇后是汉文帝的皇后,生景帝刘启和梁孝王刘武。梁王深得两宫宠爱,常与兄长景帝同乘。窦太后希望景帝百年后将皇位传给梁王,再由梁王传给景帝的子孙。&rdo;

芳馨笑道:&ldo;这天下的太后,恨不得自己的儿子各个都做皇帝。&rdo;

我幽幽叹道:&ldo;春秋时宋宣公临死时不传位太子与夷,却传给了弟弟和,也就是后来的宋穆公。宋穆公死时,便想将君位还给与夷。大臣孔父却说:&lso;群臣都想立您的儿子公子冯。&rso;宋穆公却坚持传位给了与夷,这便是宋殇公。后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嘉,弑杀宋殇公,迎立公子冯,便是宋庄公。&rdo;[87]

芳馨道:&ldo;这宋穆公倒不负哥哥。&rdo;

我笑道:&ldo;宋穆公有儿子,却坚持传位于哥哥的儿子,殊不知这兄弟情义就是国家的祸乱之源。宋穆公尚且是有良心的,那梁武王真的会依照窦太后所言,百年后将皇位传回给景帝的子孙么?即使传了回去,又会不会如宋殇公一般,都难说得很呢。&rdo;

芳馨感慨道:&ldo;妇人之私心,是国家之乱源。&rdo;

我笑道:&ldo;此事窦太后一个人说了不算,汉景帝又含糊不应,窦婴和袁盎却是极力反对。为此,窦婴被逐出窦氏宗谱,袁盎被梁王的刺客暗杀了。朝廷追查到梁王王宫,在梁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的劝说下,梁王才交出两个主谋‐‐公孙诡和羊胜的首级。后怕做皇帝的哥哥仍不原谅他,朝请时也不敢公然入京,只乘了布车带两个骑兵悄悄进城,藏在姐姐窦太主刘嫖的家中。汉使迎不到梁王,窦太后便大哭道:&lso;帝杀吾子!&rso;景帝又怕又忧,不知所措。梁王见时机成熟,便伏斧锧于阙下谢罪,于是母子三人&lso;相与泣,复如初&rso;。然而景帝与梁王究竟是疏远了,从此兄弟再不同乘。&rdo;

芳馨道:&ldo;果然并不能&lso;如初&rso;。&rdo;

我淡淡道:&ldo;子贡曰:&lso;驷不及舌。&rso;[88]口舌之争尚且如此,何况是已经做出来的事,自然永远也追不回。班固一面写&lso;复如初&rso;,一面又写&lso;帝益疏王,不与同车辇矣&rso;[89],也不知他是不是有意嘲讽窦太后与梁王。&rdo;

芳馨埋头思忖,手下的风愈加幽凉:&ldo;太后提及这两个人是什么意思?&rdo;

&ldo;一个在长子在位时帮助幼子谋反,另一个妄图为幼子争得储君的名分,姑姑自去细想。&rdo;

芳馨的声音极轻,含糊得像呓语:&ldo;太后难道想做武姜和窦后?&rdo;

我叹道:&ldo;姑姑大约还不知道,昌平郡王被人连参了好几本,其中一条罪名是通敌谋反,现在在兰州城大狱中待审,施大人已经去了西北了。若兰就是忽然得知此事,惊痛交加,难产而亡的。&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