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这样,每到年底,农民工要回家的时候,他们总是很难,很难。
发包人不给钱,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到处去讨债、去借钱,好把年过去。
很长一段时间,阿华最讨厌的就是过年了。
哦,也不对,过年那一天还是喜欢的,因为讨债不过年,除了一些特别没眼色的,只要到了除夕那天,就不会有人过来催钱了。
而到了初二,就又是和陈慧一起对账的时间。
阿华每年都非常期待和鹏程号一年一度的对账日。
因为,对账日的时候,陈慧总会早早地过来,然后,他就能听到陈慧说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陈慧总是说自己不太会说话,可每次阿华看到陈慧,都是看她在那里不停地和别人在分享自己遇到的事情,阿华在一旁听得别提多有滋味了。
那是一个和他以及他的同伴们截然不同的世界。
孙老大发现阿华喜欢听陈慧学校里的事情,有一天问阿华:“你要去读书么?现在条件也好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现在的事情,就是我想做的事情。”阿华喜欢他们这一大家子,虽然总有人说他们是混混,可他们自己知道,他们一直在认认真真生活。
阿华回了明珠县,一是因为广州那边已经稳定,暂时不需要他,二是因为阿华比较念旧,他喜欢明珠县的节奏。
广州有些太快了。
明珠县每年都在变化,前沙旁边的老电影院被拆了,变成了停车场和一个大大的公共卫生间,那卫生间还怪好看,阿华知道好多人找厕所都走错地儿了,因为那看着真不像。
听说这叫城市精细化管理,把公共卫生间与城市融合。
精不精细阿华不知道,但融合肯定是没有的,周边的房子都那么旧,一个簇新豪华的卫生间在那,招牌也不显眼,别人还以为是别墅呢。
前沙修了步道,还设了美食一条街,阿华去看了看,就是把以前一些路边摊都集中到了一块,然后,统一了门店招牌。
味道还是那个味道,价格倒是贵了一些。
不过阿华还挺喜欢,看着比以前干净了,还热闹。
二条岭的临街商铺多了很多,以前就那么零星几家,现在临街的门面都开了店,有自家经营的,有租给别人的,但阿华还是最喜欢陈胖子的包子店,大个、暄软、料足。
店多了,热闹也多,阿华没事的时候,会搬个板凳到谭老板的五金店里,坐着嗑嗑瓜子,要说阿华为什么不去隔壁老陈的杂货店?
去杂货店的人太多了,他嫌吵,还是五金店好,有谭老板镇着,顾客都是买完就走。
在这边嗑瓜子,运气好的时候,还能蹭到陈慧给他们送的吃的。
当然了,阿华也不是都这么闲,他还负责明珠县的地产生意,孙老大说了,外面做得再好,大本营不能落下,万一哪天在外面着了道,还有个退路。
他们手底下那么多兄弟,做事可能稳当了。
阿华认真地经营着明珠县的事务。
中间还找了陈慧合作了几次,定制了几个软件,给工地增加了不少便利。
“鹏程号”的合伙结束了,阿华觉得,差不多是该结束了,最早开始合伙的时候,几个合伙人,包括孙老大,都没有什么正经营生。
“鹏程号”给每一个合伙人,都创造了不少利益,也让大家积累了第一桶金,这才有了后面的发展。
如今大家自己的事业都做得风生水起,“鹏程号”正好结束,再合伙下去,估计就难看了。
特别是孙老大和陈慧两个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