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可是他站稳朝堂的根基之一,历次负责科举的大臣皆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
也是自己队伍里选拔人才、拉拢官吏、抱团组织形成集体的重要途径,
这些年他能在朝中有如此声望,除与梁相鼎力支持以外,也是他懂得利用机会拉拢朝臣,
争取为自己在储君之路上增加助力,
这次科举他更是费尽心思,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能错失这个机会呢?
良久,咸宁帝并没有回话,
而是晦暗不明的看了贤王一眼,随即声音也渐渐冷了下来:
“科举事大,但为皇家开枝散叶也是大事,贤王历来辛苦,此次让雍王历练历练,朕给你放假还不高兴?”
听到这话,
“扑通!”一声,只见贤王猛地跪倒在地,
“砰”的一声,
重重以头抢地,
“父皇,这科举一事并非儿臣不让,而是儿臣素有经验,且已经准备半年已久,其中不少事项怕四皇弟不清楚,不知关键利害之处,从大局出发,还恳求父皇让儿臣继续接管此事吧!”
头一次看到贤王紧张,瑞王顿时一个激灵,
当他听到贤王如此厚颜无耻的话,一阵牙酸,忍不住朝贤王竖鄙夷道:
“二皇兄真会说话,说了这么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想放权你直说就是了!”
说完,
还丢了一粒花生米进嘴里,
赵贵妃瞪了他一眼,这孩子瞎说啥大实话,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是要注意点体面!
闻言,
贤王侧头朝向瑞王,一脸心痛道,
“三皇弟,你日日走马斗鸡自然不懂朝堂之事,你可大乾朝科举乃立国之本,选拔人才乃重中之重,我只是不放心此事交给从没有接管过此事的四皇弟而已,哪来那么多肮脏的心思!”
说完,还愤恨的甩了甩袖子,
今儿他可是哪儿哪儿都不顺,就连这坨烂泥都来找他的麻烦!
骤然被贤王这样“大义凛然”的道理框柱后,
瑞王顿时火冒三丈,不顾赵贵妃的拉扯,立刻如炸了毛的公鸡一样跳了出来,
“你胡说八道什么,说的你好像为大乾朝立功无数似的,真正立下汗马功劳的可是四皇弟,什么叫老四没有参与过此事就不懂?
老四十二岁就上场杀敌,那时候你在干嘛?他此前也和你我一样没有上过战场,却也战功赫赫,是他浴血拼杀才有了如今大乾朝北境安定,才有你在上京城的好日子,说的跟你自己多了不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