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王,您终于来了”
马可儿并没有搭理这些人,而是一直走到宋度宗的身前,拱手施礼道:
“见过陛下”
“免礼”看到马可儿进来,一脸阴沉的宋度宗终于有了一丝笑容,挥手向着董宋臣说道:
“给并肩王看座”
“是皇上”
董宋臣亲自跑下去为马可儿搬来了一把椅子,马可儿也不客气地立刻坐了下去,目光淡淡地扫视着众人。如今众大臣已经失去了锐气,被马可儿这么目光一扫,一个个俱都不敢和马可儿对视,或低头,或移开了视线。整个大殿之上陡然充满了寒意,马可儿身上发出的气场,让大殿之内的每个人都心中一抖。宋度宗见到马可儿控制住了局势,略微地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暂时地控制住了局势,如果马可儿拿不出退敌之计,霎时间恐慌就会重新占据那些大臣的心里,说不定就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宋度宗的心里也十分地焦急,于是轻声地向马可儿问道:
“并肩王,你可有退敌良策?”
“皇上不必担心”马可儿的目光再一次扫过众人,才淡淡地说道:“我想援兵明天就能够到达,到时候就是歼灭三万蒙古骑兵之时”
说道这里,马可儿目光在众大臣的身上来回扫视了几遍,冷冷地说道:
“你们不能够打仗,本王也不怪你们。人各有所长,只是既然你们不懂打仗,以后也不要胡乱发言,扰乱军心。你们要做的是,在全歼了蒙古兵之后,解决这次灾难带来的损失,做好善后工作。”
“并肩王……您说会有援兵?会……全歼蒙古三万骑兵?”吴潜震惊地问道。
马可儿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这些对敌之策,我早已经和陛下商量好了,吴相不必操心”
“并肩王……”
吴潜还要待说,马可儿挥手打断了吴潜,淡淡地说道:“我知道吴相不信,恐怕如今大殿之中的人多有不信,反正今日无事,那蒙古人还在四处收集渔船,我就略微说给你们听”()
第一卷凤声鹊起第二百四十八章午夜静无声
第二百四十八章午夜静无声
众大臣一听说马可儿要讲述破敌之策,一个个便都将目光聚集在马可儿的身上,此时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失去了城墙高度的保护,如果等到蒙古人将船队收集完毕之后,他们面临的就是一场屠杀,而此时的马可儿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看到马可儿无所谓的样子,众人的信心似乎也渐渐地恢复了起来。
诸位不必担心,就说那那木汗决开钱塘江,水淹临安城,确实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蒙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同样也面临着洪水的威胁,他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他们建造的那个保护营地的大堤塌了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众人听了俱是眼睛一亮,那坐在龙椅上的宋度宗更是霍然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地望着马可儿。心中俱是大喜。对啊,如果那保护蒙古人的大堤塌了的话,那就不是水淹临安城了,而是水淹蒙古军了。
马可儿望着众人,微微撇了撇嘴,淡淡地说道:“到时候,我们临安城内的兵马倾力而出,必将把这三万蒙古兵杀得寸甲不留。”
“妙啊好计啊”吴潜抚掌大呼道:“没有想到,蒙古人自以为是的计策,却是给自己掘了个坟墓而且在襄阳的忽必烈一旦听到了他的三万骑兵尽皆死于临安城外,不知道会不会给气死同样,我们襄阳的士兵也一定会士气大振,说不定就会击退忽必烈的大军。”
“是啊,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创蒙古人的良机啊”
马可儿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激动的群臣,目光中充满了不屑。说实话,马可儿此时很瞧不起眼前的这些人,刚才一个个还死气沉沉一片,如今却又忘乎所以,好似三万蒙古人在他们的面前已经灰飞湮灭了一般。微微地摇了摇头,马可儿闭上了眼睛,靠着椅背静静地休息起来,她实在是不愿意看到那些大臣的丑态。
龙椅上的宋度宗也十分地高兴,可是当他看到马可儿那不屑的眼神,继而不耐烦地闭上了眼睛。宋度宗的脸不禁一红,他知道马可儿的意思,那意思就是,你看你宋度宗的手下都是一些什么人啊?宋度宗看了看大殿之上的那些兴奋得满脸通红,正在讲得吐沫横飞的群臣,心中也不禁一阵腻歪,心道,以前我怎么就没看出他们是这样的人?
于是,宋度宗也微微地皱了皱眉头,闭上了眼睛,靠着椅背休息了起来。说实在的,马可儿和宋度宗两个人此时都和疲劳。两个人在小餐馆喝了一夜的酒,回来没有睡上一会儿,就被马天骥的汇报给惊得再也没有一丝睡意,一直到蒙古人决开钱塘江,水淹临安城,马可儿和宋度宗几乎就没有合过眼。
可是那群大臣并没有放过马可儿和宋度宗,闹闹嚷嚷地一阵子之后,便又开始恭维起马可儿来。
“并肩王果然是位奇人啊”
“是啊,如此年轻,就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这是少年英才,女中豪杰啊”
“是我等的楷模啊”
马可儿微微地睁开了眼睛,目光逐一扫过众人。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不管真地也好,假的也好,此时都恭敬地望着马可儿。马可儿淡淡一笑道:
“众位,我刚才在来前听说,诸位一直在争论是逃,是战,是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