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说:“不过运动肯定还会继续下去,毕竟学生还有被捕的,和会也没有结果。”
傅斯年问:“他们该不会真的要签字吧?”
李谕说:“你们的抗争很是时候,昨天,就在你们进行游行的时候,巴黎的最高会议通过了最终结果,等待文件送回各国后,一个月后就要举行签字仪式。”
傅斯年问道:“北洋政府什么态度?”
李谕说:“据我所知,他们还是倾向于签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傅斯年愕然:“我们不就白争取了?难道他们还想学爱新觉罗、叶赫那拉,去签卖国条约?这是为什么?!”
李谕说:“安福系段祺瑞总理主张签字,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不在合约上签字,就不能加入国际联盟,所有的有利条件都要放弃。”
“这不还是交易吗?卖国的交易!”傅斯年说。
李谕叹道:“所以说还没有结束。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横叉出来,北洋政府肯定会同意签字。而一旦签字,山东就真的不好要回了。”
傅斯年气愤道:“真不知道上位者天天在想什么!”
“当然是利益,”罗家伦走了过来,然后说,“京师警察厅的吴炳湘来了。”
傅斯年准备把被捕学生的问题解决再退出,于是一起来到校长室。
蔡元培对各校学生代表说:“吴厅长说了,只要你们停止游行,停止罢课,学生就安全放回。”
闻一多说:“我们才刚决议罢课,明天就要复课?这实在办不到,我们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吴炳湘说:“章公使被你们打得两天没有大小便,差不多就行了。”
罗家伦问:“难道打到那个部位了?”
吴炳湘说:“具体我不知道。”
傅斯年问:“要是我们明天复课,你们不放人,怎么办?”
吴炳湘大声说:“我可以用人格保障,要是不放人,我就是你们终身的儿子!”
话到这份上了,学生代表们只好先复课,看看情况。
好在吴炳湘履行承诺,放了学生。他认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
但这些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再一次平静罢了。
——
几天后,北大重新召开了杜威的演讲。
杜威有感而发:“我欣赏你们的爱国热情,表示肯定的态度。大学生为国家尽力,不顾利害,组织极大的团体,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我想那些在美国的华人看到后,也会深表赞同。这是共和国国民应该有的举动,因为国家的兴亡,责任全在国民。
“世界上无论共和还是专制,建设各项事业,全赖人民自己去办,这对于共和国尤为重要。但要想有共和国的精神,必须有完善的教育,才能养成真正共和的精神。”
杜威不愧是搞教育的,最后又聊回到教育上,他接着说:
“经过这样的爱国运动,我想你们会更加热衷于求学。因为外交问题,激起爱国心,就有了新动机,新动力,求学的意念就更强了。
“我认为,理智与情感并不是相反的,而是相成的。”
“情绪能帮助理智,鼓动理智;理智能启导情绪,坚固情绪,不至流于盲目妄动或虎头蛇尾。”
杜威讲完后,李谕补充道:
“杜威教授说得非常有道理,即便是爱国,也应该情绪与理智互相配合。
“救国救民,谈何容易?方法万千,必然需要专门知识,不可能单依感情做事。
“要是单有感情而无知识,想讲卫生而不知怎样防止疾疫,想做买卖而不懂经营,肯定没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感情必须受理智的启导。
“有人会说感情在理智之先,也未尝不对,因为感情是行为的原动力,但是一到实行,知识就更重要了。
“之前在上海我们聊起知行合一,如果感情坚定,再有知识,问题看清楚了,就能达到目的。”
反正李谕也对学生的运动表示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