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那卫小娘已经把刚出生的孩子送去大娘子那里了?”
寿安堂中,老太太语气中带着惊讶和好奇,问起一旁的房妈妈。
“回老太太,奴婢也有所耳闻呢,的确是这么回事儿。”站在一旁的房妈妈恭恭敬敬地回应道。
听到这个消息后,老太太微微颔首,然后若有所思地说道:“嗯……这卫小娘倒还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她能想到将孩子寄养在大娘子的名下,足见其还是有些见识的。以前,我倒真是小瞧她了。”
说完,老太太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对自己之前的看法感到些许意外。
“老太太,您不知道,这府里都传遍了,说是那卫小娘,自打上次生了场大病之后,整个人就跟变了个样儿似的呢!以前,她总是安安静静的,像个闷葫芦一样,沉默寡言的。可现如今,她的脾气可是有了大大的改变,有时候在路上碰见,还能听到她哼着小曲儿呢,脸上也是笑盈盈的。这前后变化之大呀,真是让人称奇呢!”
“哦?还有这样的事?如此说来,那卫小娘当真是改了脾气了。”
“不过,听说孩子送去了大娘子那里后,主君和大娘子的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呢。两人一起照顾孩子,也少了许多争吵。”
“嗯,这倒是件好事。大娘子是个直脾气,总是因为脾气秉性吃了不少暗亏。那林栖阁的,是个会来事的,哄的主君一门心思的,我能如何呢?”
“老太太,您就不要操心这些事了,好好养着身子才是正理,这家里,终究还是要您撑着的。”
“我老了,撑不了多久了。这家里,终究还是要他们夫妻两个同心,方才是正理。”
“老太太,这些年,主君只一心向着林栖阁的那位,大娘子也吃了不少亏。后来卫小娘进了门,多少也算分走了一些宠爱,可主君,还是一心顾着那位。”房妈妈无奈的说道。
“那一年,她做的丑事败露,大娘子气的要赶她出门,主君护着不让,说是不让进门就另立外室。”
“大娘子不肯喝她敬的茶,她便跑到我这里来哭求,一跪,就是几个时辰,整日整夜的哭着,求我成全她。若是不能嫁入盛家,她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老太太……”房妈妈心疼的看着老太太。
“我被她闹的没了耐心,便单独留下她,问了一句话。”
“老太太,当年,您究竟问了一句什么话呢?”
房妈妈也有些好奇,当年的事,老太太屏退了身边众人,就连她也不曾知晓。
“我问她为什么一定要给主君做妾?”
“哼!她要是直说,因为小时候穷怕了,苦怕了,贪恋荣华富贵,想求一个安稳,那我倒也咽下这口气了。”
“不是如此,那老太太,她又是如何说的?”
“她当时一口咬死了,是仰慕主君的才华和人品,才甘愿为妾室。我知道,她不过是打量着我从前的名声,所以才处处拿真情二字来说理。哼!她知道什么是真情吗?若她知道,还能生出这样的事吗?”
老太太越说越激动,气的不停地拍桌子。
“老太太,您别激动,别动气,对身子无碍呀。”房妈妈忙上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