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棠看春草不相信她这么小年纪能当掌柜,她唇角抽了抽道,“既然决定来我们店做工,首先要记住一点,少说话多干活,对于店里决定的事情,不要质疑,大家跟着干就是,店里盈利了,咱们的除了工钱还会有别的奖励。”
除了工钱还有别的奖励?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吧?
两个年轻妇人高兴得捂嘴笑,齐齐答应道,“嗯,我们记住了,一定少说话,多干活!”
等林小棠简单问了几句她们两个家得远近之后,便让她们回去了,并叮嘱她们明日准时过来上工。
翌日,林小棠便让吴遇叔跟水生叔一起去平定县送卤猪蹄去了,并让水生叔教他如何采买生猪蹄,临走还拿了银子给他。
她在店里一边应付客人,一边教那两名妇人如何照顾店面生意,包卤猪蹄给客人,打扫店面。
等到寅时,客人少了许多,出门供送的也都回来了,小九拿着书籍在店里咬文嚼字,林小棠领着两个年轻妇人在水井旁烧猪毛清洗猪蹄。
就这样,店里有了人手,吴遇也不用再日日守在店里了,刘氏身体也恢复了许多,小家伙长得很快,一日一个样,桂花村儿田里的姜黄也成熟了,大家收拾收拾准备回乡下收姜黄。
大家都觉得回乡下大量收购姜黄这件事必须让小棠主持大局,否则大家心里都没谱。
林小棠道,“咱们都出来做买卖这么久了,接触的都是酒楼里的管事和掌柜,大家也来渡水县见过世面了,咋回乡下收个姜黄不自信了呢?”
水生挠了挠头道,“哎呀,咋能是不自信了呢,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啊,供送猪蹄的事情是你一早就谈好的,我们只需要把东西卤出来,日日按时送到就好了,别的我们也没操啥心。
但是回村儿收购药材的事情,咱们还是头一遭,这当收购商收购药材的主意是你想出来的,我和你爹嘴笨,我怕回去谈不拢,万一那些村民们不卖给咱们卖给药铺咋办?”
林青川也有点担忧,乡下的村民们没见过啥世面,一个个又爱起哄,万一他们觉得他有钱,想趁机涨价咋办?
他脸上浮现一抹担忧道,“棠儿,听你水生叔的,你跟我们一起回去收购,左右收购药材也用不了几天,店里有你姨娘管着,也不用操心。”
最后,林小棠还是被爹和水生叔劝服了,她同意陪着爹和水生叔回乡下。
可是,她突然想起来,“爹,你要是一起回乡下,谁去芜城供送呀?”
是啊!
吴遇接替水生,谁接替他呀?
小九年纪还小,让小九去芜城供送,他不放心,可是店里都是妇孺,不适合驾着马车出远门,主要去芜城的路上还要经过很长一段的密林。
他犹豫了一番道,“那我还继续去芜城供送吧,回乡下收购姜黄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吴遇出主意道,“要不我去芜城供送,让小九去平定县,青川哥和水生哥带着小棠一起回乡下收购?”
之前小九也去平定县供送过,他认识路,对于他来说去哪儿供送都一样,不过是驾着马车跑些路的事情,不仅月月有三两银子工钱拿,还能念书,他这哪是下人啊,比那些贫寒人家的亲生的孩子日子过得都好。
他毫无意见道,“成,吴遇叔去芜城供送,我就去平定县,青川叔和水生叔是大人,又是桂花村的村民,两个大人带着小棠回去收购好办事,否则水生叔带着我和小棠两个孩子回去,还真不一定能收购上来。”
如此规划,甚是合适,大家也都一致赞同。
林青川道,“吴遇还没去过芜城,还不识得路,明日清晨小棠和你水生叔先带着卤猪蹄给云来酒楼供送,供送完直接回桂花村,我带你吴遇叔先去芜城给韵江南供送,让他认认路,也和韵江南酒楼里的管事打个招呼,待我们从芜城回来,我就再赶回桂花村找你们汇合。”
看爹如此不辞辛苦,林小棠很是心疼。
她道,“爹,收购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你也不必着急往乡下赶,明日我和水生叔先回去看看情况,咱们村儿里也有宅子,要是乡亲们真的收出来姜黄了,我们就先收购了放宅子里,到时候咱们一起用马车运到县里卖了,也是一样的。”
爹天不亮就去供送,一路快马加鞭回到渡水县,再往乡下赶,身体肯定吃不消。
这几日弟弟有点闹觉,好像白日黑夜有点睡颠倒了,夜里总是能听见弟弟哼唧的声音,有时候也会“哇哇”哭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