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对这些,如数家珍,许多年则是不时地点头。
但看不见多少野草,更别说被他遇到什么中药了。
看了那么久的中医书籍,至今都还没辨认过草药,多少有些失败。
来到秦明光和他爷爷家里,他那个小儿子看到许多年和秦淮茹,直接往屋里跑去。
“爷爷,回我爹家吃饭吧,家里做好了饭菜,大哥大嫂,一起去吧,小胖墩,往哪里走?”
刚过来,秦淮茹便热情说道。
那个小胖墩是她大哥的儿子,也是大嫂王二妞生的头胎,现在已经两岁多了。
农村取名字,都相对随意,但也有一定的期盼。
二狗、丫蛋、铁牛、傻柱等等之类的就不说了,鼻涕虫、小胖墩之类的也不少见。
像秦明光这个儿子,取名小胖墩,就是希望他能长得肥肥胖胖的。
可惜,这小子出生的时候还算白白胖胖,现在瘦得不行。
秦淮茹她爷爷和大哥,没有以前那么不待见秦淮茹了,但这次过来喊他们去吃饭,两人也是客气了好一会儿。
直到秦淮茹再三邀请,加上旁边的许多年也开口了,秦淮茹爷爷这才顺势应了下来。
抱起小胖墩,几人一起回了秦建国家里。
半路上,邻居们都笑呵呵打招呼,直夸秦淮茹嫁的好,眼神里多少有些羡慕。
相比以前,秦淮茹确实圆润了一些。
尽管秦淮茹很早就已经住进老许家了,可毕竟没有结婚,而且那时候她每天的家务活很多。
所以,就算吃得多,小脸上也不见圆润。
现在好多了,结了婚,领了证件。
加上也没那么多活了,还可以每天学习看书,小日子很充实,人也开心,自然便是心宽体胖,看起来圆润多了。
有了邻居们的衬托,秦淮茹她爷爷脸上也多了不少笑容,褶子堆一起,眼睛眯成一条线,很是开心。
到了家,老丈人和丈母娘也出来了,一家人欢喜地进了客厅。
小胖墩已经迫不及待了,小眼睛盯着桌上的菜,又开始流口水了。
这次来老丈人家,许多年把院长夫人和王主任给的礼物,全拿过来了。
这不,午餐就做了不少。
韭菜炒鸡蛋和腊肉白菜,就是这两个菜,但量可不少。
没有白面馒头,吃的是玉米面汤和红薯,这是老丈人家的日常伙食。
秦淮茹倒是想蒸点馒头或煮点大米,奈何家里没有。
她还担心许多年吃不饱呢,红薯都多做了几个。
餐桌上,气氛很愉快,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饱餐一顿之后,大家又闲聊了半个小时,许多年这才起身准备回去了。
老丈人他们下午还要去赚工分,所以,许多年不想耽误他们。
王二妞的身子越来越大了,这次带过来的鸡蛋,中午煮了四个,还剩下九个,杨秋红便让前者带回家了。
毕竟是她的儿媳妇,有孕在身,还是要多补一补。
许多年不手语,只是看个大概,全靠秦淮茹翻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