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正德五十年女主 > 六一八 从此之后雄踞一方(第2页)

六一八 从此之后雄踞一方(第2页)

正德皇帝扫了群臣一眼,道:“诸位臣工可都听了?若是无有补充,则着司礼监用印,内阁用印,圣旨和兵部文书一起发往东北。并写入邸报,传行天下。”

在下面,孙言之深深的吸了口气。

他不甘心,他心里极度的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给连子宁安排的死路就这么断绝,更是因为连子宁此次的升迁而心中妒火熊熊,难以抑制。

他本来已经绝望,但是当他听完了这一道命令之后,却是猛然间发现,那其中的一线生机。他立刻知道了,自己还有机会,而这个机会若是用的好了的话,则可以一举翻盘,让那连子宁,吃尽苦头!

是以正德皇帝话音刚落,他便是出列,一抖袖子:“陛下,臣有本奏。”

戴章浦微微眯起了眼睛。

正德皇帝一怔,然后道:“讲。”

孙言之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内阁诸位大人和吏部、兵部诸位大人所递上来的折子,其中并无任何不妥,只是有一点,怕是考虑的欠周全了。”

“哦?”正德皇帝现在对他乃是非常之信重的,身子微微上前倾了倾:“你讲!”

“臣遵旨。”孙言之微微一笑,道:“臣方才细细听了,与奴儿干都司之下,设立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行太仆寺、苑马寺等等,可说是将所有权力,包括原先直属于中枢朝廷的衙门,全都集中在都司手中。大权独揽,莫过于此。而且武毅伯连子宁,身兼都指挥使,还领两大将军之职差,在奴儿干都司,根本乃是无人克制。臣说句诛心的话。”

孙言之四下看了一圈儿,淡淡道:“怕是周之诸侯国,汉之同姓王,唐之节度使,都没有这般大的权势吧?”

大殿中瞬间寂静,不少人都是瞧着孙言之,眼光有些怪异。

这番话,还真是够诛心的啊!

这孙言之,怎地什么话都敢说?

周之诸侯国,后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割据天下,以至于最后灭了周室;汉之同姓王,起兵谋反,祸乱中原;唐之节度使,那就更甭说了,一个个手握大权,不听中央号令,互相征伐,导致大唐灭亡,五代十国割据,流毒天下百年!

你何必拐弯抹角的,直接就说那连子宁要造反不就得了?

不过众人转念一想,其实孙言之这话还真是说的颇有道理的。

毕竟连子宁这么大的权势,手底下又有了这许多兵,要说起异心,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慎瞧了孙言之一眼,沉默不语。

戴安澜冷笑一声,便是当着这群臣之面淡淡道:“小人!”

孙言之脸色先是涨的通红,然后又是雪白,接着却是恢复了正常,他心中已经是恨极,却是不露怒容,只是微微撩了撩眼皮,淡淡道:“陛下明鉴,臣,实是为了我大明天下!”

戴章浦沉声道:“孙大人,我大明,可不是那安史乱后的衰微之唐。”

这话也挺狠的,分明就是说孙言之影射朝廷。

孙言之也不示弱,正要反唇相讥。

群臣都是兴奋起来,都是摩拳擦掌的打算看热闹。

“好了,诸位,都莫要说这些气话了。”眼瞅着这朝堂之上一场大争端立刻就要起来,正德便出来打圆场,他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显然乃是听进去了这番话,毕竟当皇帝的,基本上都是素姓多疑。

要说怀疑连子宁那不至于,不过多少是起了防备之心的。

便问道:“那依卿看来,理当如何?”

孙言之一听有门儿,心下大喜,赶紧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若派一员朝中重臣,充当监军,随时跟随连子宁左右,暗查之,监视之。若是那连子宁心向朝廷,光风霁月,自然一切安好。若是不染,也好有个防范之心。”

这话,说的也是在理,大明朝自从永乐帝开始,便是有往军中派驻监军的习惯,等到正统年以后,武将地位降低,以至于每每大军出征,都要派驻监军,而监军,成事的少,坏事的多。监军有的时候是太监,有时候文官,目的自然是为了盯住统兵的大将了。

戴章浦一听心中便是暗道不妙,他知道连子宁那儿,有太多秘密是见不得光的了。

正要出言反对,但是一想到自己乃是连子宁岳丈的身份,不由得便是顿了顿,而正德皇帝已经是道:“好,就依卿所言。”

然后扫视了一下下面的诸人,道:“列位臣工,谁人愿往?”

戴章浦叹了口气,暗道罢了罢了,便是要找人毛遂自荐。无论如何也要为连子宁免去这一次祸患。

正德皇帝这一问,众人尽皆沉默,低头不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