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汉朝在线播放 > 第十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第2页)

第十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第2页)

这八字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从郦食其第一次教他智取陈留开始,到张良不断用智取教他快速而实惠(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地攻拿下南阳、武关、峣关。也是因为这样,他的西征大军快于项羽等所有革命大军最先到达关中。

如今梦寐以求的咸阳就在眼前,刘邦却并没有直接选择攻打咸阳。

在耳濡目染下,他已不知不觉把张良的那一套“攻心”之术学来了。攻也得破,不攻也得破的咸阳就是自己的试基石。

反正已无关大局,张良这回甘脆也不插手。看看刘邦究竟学到了自己所教他的《太公兵法》多少。

张良的袖手旁观正合刘邦的心意,不但可以一显伸手,而且这次攻城的“金点子”费用终于可以节省下来了。(其实以前的费用也是打白条)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于是乎,刘邦收肠刮肚,掏心挖肺忙活了大半天写出了一封给子婴的信。

现在我仍在怀疑,虽然读了近十年书的刘邦,但不是天天逃课泡妞就是天天趴在桌子上睡觉,除了自己的名字,只学会“人之初,性本善”的刘邦是怎样写出这次一封热情洋溢感人至深的信来的。

信的中心思想就是:子婴,你已经被包围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只有投降才是唯一出路。

能写出这样有水准的信来,打死我也不相信是刘邦写出来的。我们不是史学专家,就没必要去调查这封信究竟是不是刘邦同志写的了。

其实这封信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封信被人送到公子婴手上后上,公子婴呆在龙椅上半天再也没有动过。

应该说子婴是一个很有才华和大志的人,然而他身不逢时,如果早点让他来当秦王(或者说皇帝),他相信凭他的能力一定会把秦国治理的国泰民安。(至少比胡亥强上百倍)

然而,胡亥已经把大好江山给毁的不成样子了,从他坐一皇帝的宝座后,继承父亲遗愿继续大搞工程建设(扩建皇宫),百姓不堪重负之下,不久就发生了陈胜起义。

三年里,胡亥醉生梦死荒淫无道,赵高指鹿为马权倾朝野,革命军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而我们忧国忧民的公子婴却夜不能寐。

一入侯门深似海,普通人只看到皇家人的风光和体面,却看不到身为皇家人的苦楚和无奈。

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或为争权夺势,或为社稷安危,一旦皇宫有变,就将诛连九族血流成河。

公子婴感到很无奈也很无助,最开始他还是试图负殴顽抗,因为他不甘心祖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这样毁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主要责任在胡亥身上)

然而峣关他倾尽咸阳所有能战斗的兵力去守最终也没能保住。(等于是不战而败的)

从这里他明白了一点,他知道再凶险的关口再坚固的城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秦朝当年的建设工程搞的太多了,再加上苛捃纳税和一些其忧国饶民政策的实行,全国百姓的心都向着革命这边。

秦王朝的气数终究是要到尽头了,这时已非人力所能逆转了。就何况手无缚鸡之力的他。

“大王,降吧。”

“大王,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大王,大王……”

面对众臣发自内腑的呼喊声,公子婴发出了一丝冷笑。你们都是为自己考虑一个安稳的退路吧。

可是,除了这条退路,已别无退路。

“罢了,罢了,与其做无谓的抵抗,倒不如成全大家。”

公子婴握笔的手在颤抖,他知道他这一笔下去,秦朝就将彻彻底底划上一个句号了。

罪人也罢,无颜面对祖辈们也罢,子婴凄然一笑,闭上眼睛用那只颤抖的手写下一个大大的降字。

子婴写毕晕倒在那张雕龙画凤精致之极的龙椅上。

出降这一天,子婴白衣白袍,白绫系颈,整个人一身白。再加上乘着白马素车,连天空也是白的,气氛沉重而压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