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皇帝,原主着实幸运。
先帝早年常年征战,伤了身体,御医诊断不利子嗣,在先帝年过四十还没一儿半女,即将认命,决定过继宗室子继位时,后宫一位美人有了身孕。
先帝大喜,大手一挥将美人封为贵妃。
九个月后,贵妃成功诞下一子,皇位后继有人,先帝为了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前路更顺,将刚升为贵妃不到一年的美人又封为皇后。
先帝元后早逝,十多年未曾立后,为了儿子把儿子亲娘封后也无可厚非。
原主一出生便成了嫡子,又是先帝唯一的儿子,在一年后,被先帝封为太子这事,便也不奇怪。
比起其他国家其他皇子为了那个位置辛辛苦苦作斗争,原主的人生堪称开挂。
若是仅仅如此,那也没什么,世上多的是守不住家业的独子,何况原主还是先帝老来子,被宠坏似乎是所有人眼中的必然。
在大臣们暗戳戳打着太子被娇宠长大,耽于享乐时,原主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小小年纪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更令先帝惊喜不已。
意识到儿子是可造之材,先帝也起了要在活着的时候将自己会的一切都交给儿子的心思。
与原主不同,先帝是正正经经夺嫡杀上位的,他的经历,他的所见所闻,都能让原主受益匪浅。
原主也并未浪费他的聪慧,在被先帝教导期间,时常被先帝夸赞。
他天生聪慧,别人还在努力让自己听懂时,他已学会了举一反三,这个太子之位也越来越稳,即便是原来那些试图从原主手里捞好处的大臣,也不得不战战兢兢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有这样的太子在,先帝五十余岁,原主十五岁那年,先帝旧疾复发,病逝时也颇为放心。
先帝从前便亲上战场,手中握有大半兵权,临终前他将这些兵权交给了原主,有它在,即便还有贼心不死的人想趁着原主年纪轻动手脚也不敢动作。
什么名声,拥戴,金钱,地位,都不如手中的兵权更有力量。
原主登基十分顺利,大臣们在原主手上没讨到什么好,只能另想他法,于是,企图选秀时送家中晚辈入宫便成了最好的途径。
可惜原主早知自己刚登基时最该做的是稳固自己的势力和地位,而非自己在前朝忙活,后宫却被人抄了大本营。
他以为先帝守孝为由,宣布三年不选秀,任凭大臣们怎么劝怎么诱惑,他也不为所动。
至此,众人终于明白,在这位小皇帝面前,他们的小心思小算盘根本走不通。
三年内,原主攘外安内,顺利度过了皇权交接期,地位不可动摇,明君之名甚至传到了邻国。
在原主孝期刚过,大臣们正激烈地上折子要求选秀时,齐国发出和亲的信号,并送来了齐国唯一的嫡皇子哥儿以表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