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蜕变 hhh > 第171章 归乡(第3页)

第171章 归乡(第3页)

而奶奶,她是我童年的温暖港湾。记忆里,奶奶总爱坐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下,戴着老花镜,手里忙活着针线活。瞧见我来了,便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满脸笑意地把我拉到身边,从兜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糖果,塞进我手里。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我漂泊在外,奶奶的音容笑貌却从未在我脑海中淡去。

这次好不容易回到老家,无论如何都要去看望奶奶。想到这儿,我加快了脚步,月光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满心期待着与奶奶重逢的那一刻,想象着见到奶奶时,她会有怎样的反应,是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是会像小时候那样,笑着摸摸我的头。

于是,我在另一个老人的口中,得知亲人已经搬到了另一个村子,按照老人的指引,我踏上了前往那个陌生村子的路。一路上,月光如水,洒在乡间的小路上,四周蛙鸣阵阵,可我的心情却如坠冰窖,异常沉重。想到那些亲人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的所作所为,不光抛弃了我,最让我不能接受的就是,父母被执行没有一个亲人把我父母的骨灰领回来,讲到这里我的心就像被无数根细针扎着,隐隐作痛。

终于,我来到了那个村子。村子里一片寂静,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我凭借着记忆和路人的指点,找到了亲人的家。站在那扇紧闭的门前,我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道陈旧的光线从门缝中挤出,映照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庞。我的那位亲人就站在门后,瞧见我时,脸上先是毫无防备地闪过一丝惊讶,像被突然点亮又迅速熄灭的烛火,紧接着,眼神开始不自觉地闪躲,似乎极力想避开我的目光。

“是你啊,怎么来了?”他的声音轻飘飘地传来,不带丝毫温度,平淡得就像在和一个毫无瓜葛的路人随意寒暄,那语气,好似我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

“怎么?不欢迎啊。”我瞪圆了眼睛,直直地盯着他,多年积压的不满和委屈瞬间找到了宣泄口,声音不自觉地拔高,透着丝丝愤怒。

亲人愣了一下,脸上挤出一抹尴尬又勉强的笑容,干巴巴地说道:“龙啊,看你说的,怎么会不欢迎你呢?快进来,快进来。”说着,侧身让我进门,动作有些僵硬。

我强压着内心翻涌的情绪,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些,说道:“我回来看看,顺便打听下你们的情况。”可一踏入屋内,熟悉又陌生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心中的苦涩愈发浓烈。屋内的陈设简单而破旧,一张掉漆的木桌,几把摇摇晃晃的椅子,墙上的老照片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泛黄模糊,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沧桑。

我们相对而坐,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终于,我还是忍不住开口,那些在心底压抑多年的疑问和痛苦,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当年我父母的事……还有我,你们为什么……”话未说完,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眼眶也微微泛红。

他缓缓低下头,双手局促地搓着衣角,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像是鼓足勇气,缓缓说道:“我们也有难处,那时候大家都怕受牵连,日子也不好过……你也知道,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现在虽说比以前强点,可这两年也没好到哪儿去,也就比九几年的时候好上一些。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你的父母啊,要不是一时冲动,也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够了,我不想听!”我猛地打断他,情绪彻底失控,声音带着颤抖和愤怒,“我就想问问,当年你们为什么不收我父母的骨灰,让我成了不孝之子?还有我父母被枪毙临刑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孤儿院接我,让我连见他们最后一眼的机会都没有?”积压多年的痛苦和怨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泪水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

他被我的质问震住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屋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墙上的老挂钟“滴答滴答”地响着,仿佛在无情地诉说着过往的残酷。

过了好一会儿,他像是想起什么,嗫嚅着说:“你奶奶……她一直惦记着你。”

我的心猛地一揪,那些被愤怒掩盖的思念瞬间涌上心头,“奶奶她……还好吗?”声音不自觉地颤抖,眼中满是急切和担忧。

“她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经常念叨着你,说你小时候最爱吃她做的土豆丝卷饼,还总盼着你能回来……”他的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敲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关于奶奶的温暖之门,那些与奶奶相处的温馨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我再也坐不住,猛地起身,语气坚定又急切:“我要去看奶奶。”

他默默起身,带着我来到奶奶的住处。推开门,一股陈旧而又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昏暗的房间里,奶奶正静静地坐在床边,身形比记忆中更加佝偻,像一棵饱经风雨的老树。她的头发全白了,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眼神也变得浑浊,却在看到我的瞬间,闪过一丝久违的光亮。

“奶奶……”我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般。

奶奶抬起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嘴唇颤抖着:“孩子,是你吗?真的是你吗?”她伸出那双满是老茧、瘦骨嶙峋的手,颤抖得厉害,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我快步走到奶奶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奶奶,是我,我回来看您了。”那双手的温度,让我心中所有的委屈和痛苦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奶奶紧紧地拉着我,泣不成声:“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奶奶好想你啊……”她的怀抱还是那么温暖,像小时候一样,能驱散我所有的恐惧和不安。

我趴在奶奶的肩头,放声大哭起来。这么多年的委屈、痛苦、思念,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出来。曾经被亲人抛弃的伤痛,在奶奶的怀抱中渐渐被温暖所取代。我知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奶奶的爱从未缺席,这份爱,才是我在这世间最珍贵的依靠,是我在黑暗中前行的唯一光亮。

奶奶紧紧攥着我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颤抖着说:“龙啊,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怎么一点信儿都没有啊?奶奶一直惦记你,天天盼着你回来,可你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深吸一口气,那些在孤儿院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桩桩、一件件,那些孤独、委屈、挣扎,此刻都化作话语,从我口中缓缓道出。我讲着在孤儿院里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讲着被其他孩子欺负只能默默忍受,讲着曾经有被领养的机会,还有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可能,却都因为年少时的迷茫与无知,被我亲手葬送。

亲人们围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脸上满是心疼与惋惜。叔叔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多好的机会啊,就这么错过了,太可惜了。”婶婶也红着眼眶,轻声说:“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奶奶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像小时候那样,眼中满是慈爱与心疼:“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失去的虽然回不来了,可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她紧紧握着我的手,仿佛生怕我再消失不见:“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得勇敢面对。以后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别舍不得花钱,身体最重要。”

她微微停顿,神色变得严肃而郑重,目光直直地看着我,语重心长地说:“龙啊,做人千万不要犯法,在外面别打打杀杀的,一定要记住奶奶的话,千万不能步你父母的后尘。咱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我用力地点点头,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这些年,我在外面漂泊,从未有人如此关心我,为我着想。曾经被亲人抛弃的伤口,在奶奶温暖的话语和关切的目光中,似乎也在慢慢愈合。

亲人们也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语地叮嘱我,出门注意安全,遇到困难别一个人扛着,常跟家里联系。这一刻,那些曾经的隔阂与怨恨仿佛都渐渐消散,我突然意识到,尽管曾经有过伤痛,但亲情的纽带始终都在,在这温暖的屋子里,在亲人们关切的话语中,我找回了那份久违的归属感。

正当我沉浸在与奶奶重逢的温暖之中,亲人们围坐一旁,气氛虽还有些拘谨,却多了几分温情。这时,许久未说话的亲人轻声开口:“龙啊,当年的事,我们确实做得不对,这些年心里也一直过意不去。”她的声音带着愧疚,微微颤抖着。

叔叔也跟着说道:“是啊,当时我们太糊涂,只想着自保,没考虑到你的感受,你能回来,真是太好了,咱们一家人以后再也不分开了。”叔叔的眼眶泛红,眼神里满是懊悔与期许。

我抬起头,看着他们,心中百感交集。曾经的怨恨与委屈,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年,我一个人在外面,无数次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要这么对我。”我的声音还有些哽咽,“不过,既然都过去了,就不说这些了。”我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心中释然了许多。

奶奶轻轻拍着我的手,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比什么都强。”她的手虽然粗糙,却传递着无尽的温暖,让我倍感安心。

随后,亲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询问我这些年在外面的生活,分享着家里的琐碎日常。得知我曾在哈尔滨漂泊,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时而心疼,时而感慨。姑姑拉着我的手说:“以后要是累了,就回家,家里永远是你的避风港。”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亲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曾经的裂痕,在这一刻开始慢慢弥合。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为这温馨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柔和。奶奶留我住下,我没有拒绝,多年的漂泊,让我无比渴望这份久违的温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我心中满是感慨。这一天,我重新找回了亲情,也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对了,我在孤儿院的这些年,土地一直在你们手里。”我目光冷峻,直直地扫视着面前的亲人们,眼眶微微泛红,声音因为激动而不自觉发颤,“那片土地是我父母留给我的唯一财产,他们走后,就剩这一点念想了。那破房子,我瞧见已经被别家盖成新房,我也不愿再提。现在,我就想弄清楚,我父母的土地,是不是被你们处置了?以前的事我暂且放下,不想追究,就想知道现在土地在谁手里!”

话音落下,屋内瞬间陷入死寂。亲人们彼此交换着眼色,面面相觑,眼神闪躲,不敢与我对视,仿佛在刻意隐瞒着什么。这种沉默,让我的心愈发下沉,不安与愤怒在心底翻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