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中国历代名人大辞典 > 第3章 周携王姬余臣(第2页)

第3章 周携王姬余臣(第2页)

周平王

周携王

支持者

申国、鲁国、许国等少数诸侯

虢公翰等十几家诸侯,得到大多数诸侯支持

合法性

曾被废黜太子之位,有弑父杀弟嫌疑,合法性受质疑

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宗法制度下合法性相对较高

“二王并立”局面的形成,使得周朝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分裂和动荡。各方势力为了支持自己拥立的君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不仅削弱了周朝的统治力量,也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到来。同时,这种局面也对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诸侯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加剧。

四、周携王的为政举措

1.政治举措

周携王即位后,为了巩固统治、稳定局势,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建设方面的举措。

设立百官是周携王构建统治体系的重要一步。他依据周朝传统的政治制度,任命了各个部门的官员,涵盖了行政、军事、司法等多个领域。这些官员各司其职,协助周携王处理政务,使得国家的管理能够有序进行。通过设立百官,周携王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加强了对国家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

建造宫殿不仅是为了满足周携王的居住需求,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宫殿作为王权的象征,其建造彰显了周携王的天子地位,有助于提升他在诸侯和民众心中的威望。同时,宫殿也是举行重要仪式和会议的场所,为政治活动提供了一个正式、庄重的环境,有利于加强周携王与诸侯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修筑城墙是周携王加强防御的重要举措。在当时动荡的局势下,修筑城墙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势力的入侵,保护都城和百姓的安全。城墙的存在也为周携王的统治提供了一道坚实的屏障,增强了国家的安全感和稳定性。此外,城墙的修筑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吸引人口聚集,推动经济的繁荣。

发行货币是周携王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他发行了“莫”字空首布货币,统一了货币的规格和标准,方便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货币的发行有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加强了周携王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

这些政治举措对周携王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有助于巩固周携王的天子地位,加强对国家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国家的安全感和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二王并立”的局面,周携王面临着来自周平王的竞争和挑战,这些举措的实施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外交策略

周携王登基后,在外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颇具针对性的策略,以巩固自身统治并扩大影响力。

在河北、山西一带,周携王积极和揖北方少数民族。他深知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其保持友好关系,既能减少边境的军事压力,又能借助其力量增强自身实力。通过互派使者、开展贸易等方式,周携王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关系,为自己的统治营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

同时,周携王还致力于结好上古唐尧、虞舜遗族。这些遗族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基础,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有助于提升周携王在当地的威望和合法性。周携王通过祭祀、联姻等方式,加强了与这些遗族的联系,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和认可。

在与各国的外交关系上,周携王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策略。对于支持自己的诸侯,他给予丰厚的赏赐和荣誉,以巩固联盟;对于中立的诸侯,他积极拉拢,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支持周平王的诸侯,他则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试图削弱对方的力量。

周携王外交策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扩大影响力,在“二王并立”的局面中占据优势。从效果来看,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他与北方少数民族和上古遗族的友好关系,为他的统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与各国的外交互动,也使得他的势力得到了一定的扩张。然而,由于周平王也在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双方的竞争依然激烈,周携王的外交策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二王并立”的局面。同时,外交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周携王的资源和精力,对国内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周携王与周平王的对抗

1.双方实力对比

周平王与周携王“二王并立”时期,双方在支持者、领土、军事力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下是具体对比:

对比项

周平王

周携王

支持者

最初只有申国、鲁国、许国等少数诸侯支持,后来随着局势发展,部分诸侯因各种利益考量倒向周平王,但整体支持基础前期相对薄弱。

由虢公翰等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即位后得到了大多数诸侯的支持,其支持者范围更广、势力更强。

领土

周平王统治区域主要在以洛邑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此地经济较为发达,但经过战乱破坏,需要时间恢复。

统治区域主要在河北、山西一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当地矿产资源丰富,能为其统治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军事力量

周平王依靠申国等支持他的诸侯的军事力量,但这些诸侯的兵力分散,且部分诸侯实力有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